大屠杀幸存者西蒙娜·韦伊下葬先贤祠,她是法国最受尊崇的女政治家

7 月 1 日,巴黎举行了一场盛大的仪式——大屠杀幸存者、政治家、女性权益的捍卫者西蒙娜·韦伊和她的丈夫被安葬于先贤祠。

这是法国人对国家英雄的礼遇,韦伊也因此成为史上第五位葬于先贤祠的女性。

去年 6 月 30 日,韦伊以 89 岁高龄去世。成千上万名法国人请愿给予她葬于先贤祠的殊荣——不超过 100 人葬在这座神圣的建筑,其中包括伏尔泰、卢梭、雨果、居里夫妇等影响了世界的名字。

移葬先贤祠之前,法国政府去年为韦伊举行了国葬。总统马克龙在悼词中说道:“你给我们的生命带来了光明,这光在你心中燃烧,无人能够夺走。”德国总理默克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都专门发去了唁电。国葬当天,法国境内的欧盟旗降半旗致哀,法国国旗则系上了黑色丝带。一个月前,巴黎市中心的地铁站“欧洲站”被正式更名为“欧洲-西蒙娜·韦伊站”(Europe – Simone Veil)。

马克龙在先贤祠门前致辞,门上悬挂着韦伊夫妇的肖像。图片来源:@EmmanuelMacron / Twitter

法国人乃至欧洲人对韦伊的感情源于她的多重身份:她是纳粹大屠杀的受害者和幸存者,是赋予法国女性堕胎权的立法者,也是致力于实现欧洲和解与团结的政治家。

1944 年,16 岁的韦伊和家人被德军关进了犹太人集中营。她的母亲在 1945 年解放前夕死于伤寒,父亲和哥哥被送往立陶宛后再也没能回来。韦伊和妹妹活了下来,但妹妹战后不久就死于车祸。这一家五口的名字都刻在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Shoah Memorial)的墙上。

战后,韦伊在巴黎政治学院学习法律和政治科学,之后进入政界。1974 年,经过艰难的议会斗争,韦伊在几乎被男性垄断的政治环境里为法国女性争取到了堕胎权。长达 25 小时的辩论中,她承受了最不应由她承受的人身攻击:反对者将堕胎和大屠杀相提并论。这项法案至今仍被称为“韦伊法案”(Loi Veil)。

作为二战的亲历者,韦伊也站在欧洲一体化的前线。1979 年,她当选欧洲议会首任主席,这一组织为欧盟的诞生做了重要的准备工作。

西蒙娜·韦伊 1979 年出席欧洲议会。图片来源:© Claude Truong-Ngoc / Wikimedia Commons

周日的仪式上,国民卫队的军人抬着韦伊夫妇的灵柩,经过一条特意铺设的蓝色地毯,走向先贤祠。地毯的蓝色象征着“和平、联合国和欧盟”。扶柩队伍在先贤祠内驻足三次,其间伴随着合唱和与欧洲、大屠杀相关的短片放映。

包括奥朗德和萨科齐在内,三任法国总统出席了这场仪式。在另类右翼、疑欧派冲击法国乃至欧盟建制的特殊节点,他们的出席与致辞更具有象征意义。马克龙在他的致辞中说,韦伊为女性权益、和平与欧洲作出的斗争印证了她对“文明终将战胜野蛮”的信念。总统府还特意邀请了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生,将仪式打造为公民教育的舞台,让这位政治偶像更为持久地影响法国。

韦伊的墓碑将刻上数字 “78651”——这是她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刻在前臂上的囚犯编码。

图片来自:@pastelcoh / Twitter

题图来自:@Europarl_EN / Twitter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