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深圳大沙河创新走廊区域汇集了全市2/3的高端研发人才、40%的高新技术企业、60%的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不仅是深圳建设自主创新型城市的重要依托,也是区域的创新中心。
本文以“营造创新生态环境,促进创新活动持续繁荣”为目标,通过对创新型城区建设策略与相关理论的研究,创新性总结出创新型城区模型。基于此模型,结合大沙河创新走廊的发展基础与创新优势提出了五大实施策略与五大行动计划。创新性提出多样性与差异化的“创新社区”,探索“创新型城区”的指标评价体系构建,为当前的创新型城区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创新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人类历史上三次工业革命都是由创新驱动。很多人说我们现在生活在“信息经济”或“知识经济”中,实际上,我们现在的经济是一个由人类创新提供动力的经济,即创新经济。创新经济催生了一个新的阶层,即创新阶层。创新阶层有其独特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为了满足创新阶层工作和生活需要,新的与其相适应的创新型生态体系应运而生。
城市规划作为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也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更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将肩负起合理构建创新型生态体系,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使命。
1.创新型城区建设模型
1.1 创新系统理论框架
(1)四大创新要素
建设创新型城区,其实就是对传统城市建设的变革。创新型城区的建设目前在全国各大城市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创新城区既有理论研究,发达国家和地区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方面,包括创新主体、创新构架、创新体系功能、创新运行、创新模式、创新空间载体、创新战略等。笔者认为创新型城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系统主要由四大创新要素构成,具体如下。
创新主体:创新主体主要包括企业、研究机构和各级政府以及中介机构等,企业、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是城区创新系统的主要要素,培训机构、中介组织、金融机构是城区创新系统的辅助要素。
创新资源:创新资源主要包括知识、信息、人才和资本等输入创新系统的各类生产要素,其中人才是创新资源中的核心资源,创新资源中金融资本尤为重要,金融资本对研发投入和成果转化等创新行为起着巨大的支持和促进作用。
创新环境:创新环境主要包括创新应环境和创新软件两个方面,创新硬环境包括资源禀赋、自然环境、区位条件、公共服务、交通条件等要素,软环境包括人才环境、市场环境、产业组织现状和产业组织政策等要素。
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体制机制是指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在创新系统内充分融合并最终促使企业有效实施创新并形成社会生产力的各种机制体制和条件。
(2)创新系统理论框架
创新型城区的创新系统框架从里到外分为两个层次,内部为核心层,主要揭示了创新活动产生的原理和过程,在这个层次中创新的各种投入要素互相融合,并在创新的主体间自由流动。
系统的最上层是创新城区建设的要素投入,主要包括人才、资金、信息和技术等生产要素。核心层的中间层为主体层,主要包括企业、科研机构、政府、大学院校、中介机构等,而深圳发展模式的创新主体是各种各样的企业,各种生产要素在创新主体构成的网络中,在各种机制的作用下进行二次解析和重新组合,以形成创新的技术。核心层的最后一层为输出层,即企业创新的技术在各种条件的作用下进行筛选和转化,转化为具备实用价值的企业生产技术或产品。
创新系统架构的外围是保障层,是保障创新活动持续产生的基础条件。主要分为软环境与硬环境保障。硬环境主要指城市的空间环境因素,如城市区位、资源禀赋、自然环境、交通条件、空间布局、环境容量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创新的资源禀赋。软环境包括体制机制保障和转化条件保障,以及人才环境、市场环境、产业集群发展、产业链条等要素。
1.2 创新型城区五要素建设模型
结合以上创新系统理论框架,城市规划需针对其两个层次的内容进行重点关注,分要素制定策略,最终实现“营造创新生态环境,促进创新活动持续繁荣”的目标。项目组总结出创新型城区五要素建设模型:
①城市格局,需要形成促使高效的人流、物流、技术流聚集于流动的城市格局;②宜居生活,需要高品质的生活环境,完善的公共服务配套;③创新空间,多样复合的创新空间形态,全过程的创新空间;④品质氛围,公共竞争、开放自由、鼓励创新文化精神的氛围;⑤保障机制,促使生产要素在创新系统内充分融合及高效运行。
创新型城区建设模型的构建旨在打造一个吸引创新人才、企业、资金等创新资源和创新主体的加速集聚,推动创新主体、创新资源与创新环境的良好互动与交流,促进创新系统有效运行的创新生态环境。
2.基于创新型城区建设模型的深圳大沙河创新走廊规划实践
2.1 背景
自2008年深圳作为首个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试点,深圳目前在创新方面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南山区在深圳创新发展大局中居于重要地位,2015年宏观经济数据显示:
南山区以不到深圳10%的土地,创造了超过全市五分之一的GDP、四分之一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三分之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2015年南山区GDP达到3715亿元,在全国市辖行政区中排第三(仅次于朝阳区和海淀),拥有112家海内外上市企业,拥有创新型上市企业92家,居全国第一。
2015年南山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比重超过60%,这说明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南山区经济增长的主力军。其主要归功于深圳市“十二五”规划中将建设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集聚区确定为发展的重要任务,同时深圳市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了12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和11个产业集聚区建设。大沙河创新走廊研发及总部基地名列12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之首。
2.2 现状特征
(1)概况
大沙河创新走廊是指从大沙河源头起到深圳湾入海口止,全长13.7公里,覆盖大沙河全流域,总计101平方公里的区域。
大沙河上游为大学城片区,聚集了深圳市大部分高等教育机构(清华、北大、哈工大研究生院、深大新校区、南科大),也集中了研究院、超算中心等科研机构。大沙河中游为西丽片区和龙珠片区,西丽片区西侧为留仙洞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部基地,东侧是城中村与旧工业混杂。大沙河下游是高新区与华侨城,高新区是深圳高新技术企业及总部集聚地,建成度高,华侨城是以高端居住功能为主。
(2)现状特质与困惑
创新资源高度集聚:高等院校云集——规划区内共有8所高等院校,现状学生规模约6.34万人。拥有深圳大学、深圳虚拟大学园、深圳大学城、深圳高职院、深港产学研基地等一大批教育科研基地。如深圳虚拟大学园聚集了53所国内外知名院校。重点实验室及工程中心不断增加:区内重点实验室占全市79.2%,工程中心数量占全市53.8%。国家级工程中心1个,省级工程中心10个;国家级技术中心4个。创新人才集聚——国家“千人计划”人才、广东省创新科研团队、深圳市“孔雀计划”团队和人才均占全市75%以上。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动力十足、自主创新能力强:形成了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和文化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腾讯、海普瑞、国民技术、金蝶等20家领军企业成为国内行业龙头。
以企业为主导的创新模式不断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产值占总产值的80%。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突出,90%以上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90%以上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以上发明专利出自于企业,企业成为自主创新体系的核心。
生态景观资源优越:区内生态环境优越,55.68%的用地位于城市基本生态控制线之内,拥有大型生态斑块,如塘朗山、西丽水库、长岭陂水库及西丽水库周边大面积的林地等,是大沙河创新走廊良好的生态基底。
产城融合发展新格局:新建产业园区功能配置趋于复合,注重生活服务配套设施的建设,如留仙洞总部基地、软件产业基地、生态科技园配套及服务用房比例分别为30.44%、27.18%、29.68%。
大沙河创新走廊南北地区发展阶段差异明显:由于历史原因,北部地区的发展远远落后于深圳的中心地区。北部片区相对滞后的城市发展水平已严重制约了城市化质量的提升和区域的整体发展。同时各片区之间基本上是单打独斗的局面,各片区没有形成联动发展态势。
(3)总体思路
突出重点:行动规划不探索面面俱到的规划,而是有重点地选择发展目标。通过解决现实主要问题的解决,以点带面,成为改变现状的主要抓手。重点选取必须改变传统的供给导向,强调现实需求。
明确策略,落实行动,面向实施:基于“城市格局、宜居生活、创新空间、品质氛围、保障机制”的创新型城区五要素建设模型,结合现状特质与问题,提出“三区融合、挖潜增效、提质降本、人文催化、机制保障”五大实施策略,对应策略制定“优布局、找空间、提服务、创氛围、定机制”五大行动计划与项目库,落实行动,提高规划管理实效。
2.3 实施策略与行动计划
(1)五大实施策略
三区融合:以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居民社区“三区融合”的理念为指导,通过建设创新机构和创新人才聚集、创新文化和创新环境优越的国际知识创新村,探索建立三区协调发展的空间发展及社会管理新模式。促使大沙河创新走廊内各功能片区的联动发展,充分利用地缘优势,通过资源共享、多元合作等途径,实现核心优势的叠加效应,形成多赢、共赢的局面。
挖潜增效:大沙河创新走廊拥有空间、技术、山水等多种资源优势,应充分挖掘域内发展潜力,引导城市空间的有序释放,提高城市更新空间和社会效益,优化地区的整体发展环境,凸显区域竞争力,促使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步增长,以实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提质降本:解决地区内不同片区在产业、空间、社会、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发展不平衡现象。提供完善的、高品质的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创业环境、投资环境、营商环境、研发环境、学习环境和人居环境,同时以高品质的创新环境、低成本的创业门槛、更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吸引更多的资本、技术、机构及创新人才的集聚。
人文催化:作为深圳市最具教育文化、科技创新氛围的地区,从片面的环境建设走向全方位的氛围培育,由单纯的土地运营向综合的“产业开发”和“氛围培育”转变,在打造一流的硬环境的同时,加强培育区域文化氛围、创新精神、管理服务等软环境的建设。
机制保障:为有效降低创新成本,促进创新活动的持续升温,提出了“完善针对中、小、微创新型企业的保障性产业用房的配建比例及使用管理机制”等机制建议。
(2)五大行动计划
优布局,搭建适宜创新的城区格局:强化“科苑路、留仙大道”沿线的创新服务功能,打造“十字创新长廊”,以大沙河为依托打造生态文化长廊,促使大沙河创新走廊内各片区联动发展;结合各片区发展特征提出差异化的发展策略,实现三区融合的创新发展格局;提出各片区的功能比重及职住平衡目标,优化各片区的城市功能配置,实现产城融合互促发展。
找空间,拓展多元复合的创新空间体系:梳理与挖掘存量空间的潜力,综合运用新建、城市更新等方式推动创新空间的有序供给;分类提出旧村、旧工业区等的更新策略,确定近期开发的20个重点更新片区;先期打造14个“创新社区”,重点建设16个新兴科技园、4个总部及研发中心,形成由创新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专业园区、总部及研发中心等组成的多层次创新空间。
提服务,提供高品质的创新配套服务:构建三级公共服务中心体系,重点建设西丽中心区与塘朗中心区两个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方便快捷、服务完备的社区服务中心网络,打造“八分钟”社区。高标准配置医疗教育等服务设施水平,提供国际化的服务品质。配建不少于30个创新社区服务中心,每个创新社区中心规模不得小于3000㎡,提供培训辅导、商业休闲、文化会议、顾问咨询等配套服务。
创氛围,营造富有活力的创新环境氛围: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公园化的工作环境,构筑三横五纵的生态廊道,新建4个城市公园与15个社区公园;通过对大沙河的综合治理与景观塑造,建成贯通流域内产业、居住、公共服务和自然生态空间,科技、生态、文化元素聚集的创新生态文化长廊;新建80公里的城市绿道与80公里社区绿道,建设4个慢行街区和16个特色街区,打造独具自由、便利、宽松特质的第三空间系统;培育创新文化氛围,提高文化设施覆盖率、设施面积人均拥有量,实现每万人拥有图书馆、艺术馆、博物馆等数量达到0.1个以上的目标;策划城市事件,增强区域影响力,弘扬敢于冒险、勇于创新、宽容失败、追求成功的创新精神。
定机制,制定鼓励创新创业的保障机制:从创新空间供给、配套服务、资源共享和融资体系、人才引进等方面提供了全方位的机制保障。
2.4 建立行动项目库落实规划
为保障行动规划的实施,规划汇总了五大行动计划,形成105个项目,并分别从项目进度安排、责任单位、行动内容、实施成效、投资主体方面进行详细计划安排。
2.5 探索“创新型城区”的指标评价体系构建
结合创新型城区的五要素发展模型,规划从硬环境、创新力和国际化3个方面构建了创新型城区的评价体系,并突出空间组织、公共服务、第三空间以及知识创造与孕育创新、产业化与规模经济等重点因素。指标评价体系共涉及10个一级指标,38个二级指标。
2.6 立足创新活动需求与现状特征,提供多样化与差异化的“创新社区”
创新社区讲究功能混合、配套完善和尺度舒适,为创业人才提供了工作空间、生活空间、休闲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以及全方位的创业服务。以创新活动需求为中心,分级布局创新服务中心。单个社区级创新服务中心规模不得小于3000㎡,提供包括培训辅导、商业休闲、文化会议、顾问咨询等创新服务内容。
3.结语
深圳作为先锋城市,素有“深圳实践”引领改革创新。深圳大沙河创新走廊地区的规划实践,尝试在紧约束条件下如何保障与促进创新活动的持续繁荣,以实现自主创新示范、区域引领的发展使命。一是创新提出了以创新型城区五要素建设模型为引领的规划方法,建构了创新与空间的关系;二是立足创新活动需要,根据区内南北差异特征,首次提出多样性与差异化的“创新社区”与建设标准;三是探索“创新型城区”的指标评价体系构建。这对于深圳乃至全国,都具有积极探索与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 吴婕妤 北京市海淀区创新型城区建设模式研究.北京印刷学院,2012.
[2] 石亿邵,卜海燕 《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比较分析》,中国科技论坛,2008年第1期.
[3] 赵峥.国外主要创新型城市发展实践与借鉴.决策咨询,2001.
作者
谭祺,重庆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硕士,现任职于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杨潇,同济大学建筑学硕士,现任职于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深圳规划院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