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就是辛苦而有趣,需要大胆心细,以及注意个人安全,必要的时候做好粉尘防护【真的很重要,过敏太难受】。
古建筑测绘是一项重视眼力而非视力,谁都能拉尺却不是谁都能记数字的工作。其背后的难度主要在于对传统建筑工艺以及对测绘要求重点两方面的理解。
而前面答主所疏忽的一点在于,用于测绘的架木规模,不仅仅取决于资金与时间,而主要由测绘性质及精确度需求决定。
大修工程前的测量/建筑考古测绘,对测绘的深度、广度为最高级,通常会搭满堂架,同时也要求对全部构件的尺寸进行精细测量,严格要求准确记录所有构件的现状,所见即所得;
保养项目病害勘察或为取得一些科学记录档案资料的测量/现状测绘,对测绘的精细程度要求相对较高,通常会在室内外进深面阔各1/2的范围搭设脚手架,即占据建筑一个角,为建筑的1/4体量,这种架子能让人摸到所有类别的构件,通常称为勘察架子,而对构件记录的要求也相对没有大修前高,仅要求对类别中的典型构件进行精细测量,而非要求摸到每一个构件。
第三种为粗略测量,也有称为法式测量,其测量需求为还原某建筑/建筑群的理想型,而非现状。此时可无架木,梯子、长杆等工具均可考虑,方便即可。此时测绘所需记录的并非所有尺寸,而是建筑的关键尺寸。梁先生他们当时主要面对的是这种测绘需求。
建筑测量前勾画草图尽量详细,至少要有建筑各层平面与明间横纵剖面,一攒柱头铺作的斗拱大样图(不少于三个投影面)及门窗详图。
科技手段测绘牵扯仪器较多,此处不表;传统工具层面,卷尺、铅锤、水平尺,长线及长杆出场率较高,值得注意的是同一组的卷尺们在带到现场之前需要检查一下误差。
不过要提醒一下每种技术的适用范围并不相同,三维激光扫描与摄影测量等技术逐渐在普及,但现阶段还没有哪种技术发达到能满足所有要求。如果使用需要仔细判断其适用范围,并做好技术路线和位置选取等前期工作。
不能迷信技术,文物建筑测绘归根结底还是依赖人的。
测量中所需的关键尺寸,应能保证绘制出一套基本反映建筑外貌及结构关系中主要特征的图纸。但研究重点不同,其所指也不同。
单讲大木,关键尺寸有:
1.平面和布局层面:通面阔与通进深、面阔与进深、下檐出等。其中面阔进深要求记录柱顶石之距离
2.柱头间距,时间相对宽裕的话最好将柱头中线与坐斗中线都摸一遍数据。
3.柱高与柱径:檐柱高,包含檐柱净高与通檐高
4.步架、举高及各槫缝梁架梁栿的主要断面尺寸 注意是否有熊背等做法
5.上出:包括檐椽平出与飞椽平出,多次测量后用三角函数进行校对;椽径也需作基本记录
6.斗拱:需测斗口、出跳、材高
7.攒档:斗拱坐斗中间距
9.角梁:角梁尺寸及冲出和起翘定位;老角梁梁头曲线等曲线样式需用硫酸纸/拷贝纸摹拓后绘制详图。
而对于建筑整体,还应有下出/台明的长宽及踏道主要尺寸;各种墙的厚度、高度及用砖规格;门窗的主要尺寸;筒板瓦、勾头滴水的尺寸,各种吻兽的大尺寸,各种脊的高、宽以及瓦顶各坡面瓦垄数等。而至于对门窗等细部尺寸的测量,也需要再一次进行主要尺寸与次要尺寸的区分。
注记构件形体尺寸时,顺序通常为:
1.梁枋等构件剖面:高x厚
2.栱、替木、驼峰等构件:长x高x厚
3.蜀柱:看面(宽)x垂直面(深)x高
4.各种大小斗的记录顺序为 上宽(看面)、上深、下宽、下深、而、平、欹、总高
前面说测绘的难度及本质一方面是理解需求,另一方面在于理解工艺,或者说理解木构的原理/逻辑。测绘时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误差,通常会默认分尺寸要根据总尺寸调整,但调整哪些分尺寸实际是很考验对构造理解的,即区分哪些是设计尺寸(加工时即固定的尺寸,为主要构件),哪些是施工预留或现场调整而得到的(如抱框、搏缝等),在分尺寸与总尺寸不合时适当调整次要尺寸,才能保证主要构件的记录接近真实并且不会被过于繁杂的数据搞崩溃。此外,如果理解实际的建造过程,在无地仗彩画的构件上如果看到墨线,判断其是否为中线而后直接进行中到中的测量,相比于仪器找中其实更能得到接近法式设计的情况。而对所测构件中控制点的选取也与实际的加工过程及木材属性密切相关,比如测栱高时要尽量选额贴近斗的部分量取,一方面因为此处未经切削,更接近实际材高,另一方面此处受力形变较小,不宜产生误差。再如在初始画测稿时,准确理解构造逻辑,明白斗拱中材料的控制关系,才能画出合理地辅助线以帮助自己更快更好地画出大样的草图。所以,对工艺的理解程度很多情况下直接决定了测绘的质量。
分组的话一般三人一组,两人攀爬拉尺测量以及拍照,一人判断尺/线是否水平垂直并做记录以及现场勾画一些节点的透视等工作。
回去后的整理宜早不宜迟,整理本身的有效性取决于现场测稿的规范程度。很多本科的同学进行测绘时过于依赖回去后的电脑绘制过程,而忽略测稿的重要性,以为现场画的只要自己看懂就好了,殊不知不规范的测稿在离开现场后即便是本人也很容易不记得所记数据到底指什么。一定注意好的测稿本身所具备的信息并不比最后的成果图少,甚至更多。规范的测绘过程中,测稿也是要一并存档的。及时整理的另一个好处在于能及时发现所缺数据,可以在第二天去补测。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知乎用户(登录查看详情)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8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中国古典家具是否使用钉子联接,为什么?
为什么现在大学校园建筑大都建成西式,而不是传统的中国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