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袭击后,我们还能理性地为孩子做些什么?

两个年幼的生命就这样离去了。

6月28日上午11时31分,上海民办小学世外小学门外发生砍人事件,一名自称因生活无着而要报复社会的男子,持刀砍死2名4年级男童,砍伤另外一名学生和一位家长。

整个上海,乃至全国的人们都陷入了因为鲜活生命无故消逝带来的巨大的愤怒和哀痛。

大量上海市民自发来到现场献花祭奠。

图片来源:网络

但是,凶案发生后当天下午,就在100米外的校园内,另一群世外小学的学生,可能正在举办着热闹的毕业典礼,纪念他们生命中“最美好的一天”。

一篇自称是来自世外小学的5年级学生家长写的自媒体文章中回忆到,惨案发生后仅一个半小时后,她参加了世外小学的毕业典礼。在典礼现场,她得知刚刚发生的悲剧,于是和其他家长一起,建议校方改期或者进行默哀仪式,但建议并未被校方采纳,毕业典礼以及和悲伤情绪格格不入的文艺表演都照常进行。

按照这位家长的描述,当越来越多的人得知消息,现场的氛围起了变化,校方才最终被迫决定提前结束仪式。而整个过程中,她的女儿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她写道:百米之外,是生死两别,这里的孩子们却还在讨论跳不跳舞。

尽管这位家长在长文中多次强调学校很可能并没有责任,但同时也提出了一个在事件发生后被整个社会遗忘的问题:

当悲剧发生,尤其是发生在孩子身边时,我们是否应该向孩子们解释发生了什么?我们又应该用怎样的方式给这些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解释这些悲剧?学校和家长又应当如何在事发后对学生进行积极干预,以更好的保护他们?

在文章末尾,她发出质问:

“为什么我们总是那么害怕,及时客观地说出发生了什么?”

在文章发出后,网上有声音指出文章所写是谣言。有同样称自己参加了典礼的人称,当天所有节目取消只是简单致辞。目前世外小学官方并没有出面说明。

真实的情况到底是什么,以及典礼到底有没有进行,我们并不打算在这个时刻通过一篇文章问责。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给大家一点启示:到底灾难发生后,我们该如何科学地、理性地告诉孩子们到底发生了什么?

事情发生后,如何处理

有时候我们会觉得不跟孩子提起这些令人沮丧的事情就是最好的保护,但可能并不如此。因为有时候哪怕事发后孩子并没有表现出异常,但带来的影响仍然可能在一定时间后显现。

一个例子是,当年汶川地震刚发生时,受灾群众都表现的积极开朗对重建生活充满信心,但其实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发生更多是在灾难过去一段时间后,才慢慢显现。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当年的一份报告就显示,在地震发生之后不久,有高达 82.6%的被试者表现出创伤后应激障碍。

而在研究美国发生的另一场校园枪击案后,美国教育学家也同样得出了这个结论。

2008年北伊利诺伊大学枪击案后,埃默里大学的学者曾就枪击案幸存者的精神状况做过研究。结果显示在枪击案现场的二百多名学生中,有41%都在事发1到2周间出现了 PTSD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这些学生们会紧张不安、做噩梦、精神压力骤增、甚至出现心悸、呼吸困难等身体不适。

所以,不要以为孩子们当时没有表现出应激性就完全没有问题。而无数的案例和数据证明,灾难后,对孩子的主动的引导是必须的。不要因为当时的疏忽,而让自己在未来后悔。

虽然发生在世外小学的事件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校园袭击或者地震灾害,但它与它们相似,受害者和直接受到心理冲击的都是学生群体。

校园袭击在世界各地屡有发生,从数据来看,美国的校园袭击案件在各国中较为严重,尤其是校园枪击案件。华盛顿邮报的一个调查显示,1999年以来,全美至少170个小学或中学的15万学生经历过校园枪击案。

这种不幸让美国对惨剧后的干预方式有着更多的研究,经验更加丰富。而这些由官方或非官方的研究机构主导的研究,其结论也具有普遍适用性。类似世外小学的事件中,老师和家长也可以参考这些做法。

2018年的情人节,美国佛罗里达州帕克兰市一所高中发生校园枪击案,17人遇难多人受伤。在事发后第一时间,学校开始对学生进行保护和心理干预,其具体做法部分参考了全美学校咨询师学会(ASCA)给出的具体指引:

  • 尽量保持校园秩序一切如常。孩子从可以预测的生活秩序中能够得到安全感。
  • 对孩子看电视和新闻进行一定限制。
  • 对孩子们诚实,在他们心智能理解范围内尽可能多的分享信息。
  • 倾听孩子们的恐惧和担忧。
  • 向孩子们强调这个世界是个安全的地方,但是会有人做坏事。
  • 重新建立和确认彼此间的依赖感和关系。

这些原则也被广泛用在近几年的校园袭击事件后的干预中,它给我们大致指引了方向。而另一家机构美国国家学校心理学家协会(NASP)也对事发后如何对孩子进行心理干预给出更具体建议:

  • 保持关注。首先要关注孩子,关注他们的言语以及行为。对于较小的孩子,画画等方式可能能帮助他们释放恐惧及压力。
  • 当和孩子开始对话时,首先要强调“你是安全的”。NASP强调:尽管没法绝对保证这种糟糕的事情永远不会再发生。但是让孩子明白“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与“这些事情会影响到你的概率”之间的区别还是很重要的。
  • 在对话中要跟着孩子的问题走这对年龄小的孩子尤其如此,但要注意避免跟他们讲一些不必要的案件细节。而对于年长些的孩子,不要做类似“我保证这种事情永远不会再发生。” 这样的不可能的承诺。而是应该跟他们讲一讲保证自己安全的具体步骤。
  • 控制住自己家长和老师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无力感和焦虑,把这些感情藏起来,或者和其他成年人分享。
  • 关注孩子使用的社交网络在科技时代,社交网络上很可能会很快传播开案件现场的血腥画面。家长要对此作出控制,并对孩子做出正确的解释。

从这些指引上可以看出,在避免二次伤害、以及让孩子们切实感到安全的基础上,真诚、不回避地用正确方式告诉孩子们究竟发生了什么,很重要。

在上文提到的自媒体文章中,作者对于学校在毕业典礼上只字未提刚刚发生的悲剧而感到失望。如果情况属实,那么世外小学的做法确有可以提升的地方。

不该逃避的“有声教育”

在这类惨剧发生后,刻意回避、故意装作什么都没发生肯定是不可取的。

尽管什么也不说,看起来似乎也是一种保护孩子的方式,但实际上,并不能抹灭灾难对于孩子心灵上的伤害。

对于天灾人祸欲盖弥彰的回避,还可能让这些孩子在这个本就忘性很大的社会里,早早就习惯了在悲剧面前社会仍然街市太平、岁月静好的扭曲。

成年人藏着捂着的态度让人想到《黑镜》中的一集。

一位对自己孩子保护过度的妈妈为了让孩子的世界里只有美好没有暴力,用内置的芯片给孩子眼中的所有血腥场面都打了码。活在“美好世界”的孩子并没有因此而远离暴力,反而失去了对暴力的掌控能力和对脆弱生命的感知,酿成悲剧。

比起一味的沉默,更重要的是,只有直接交流、直面发生的悲剧,才有可能让孩子们有进一步的思考,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悲剧,背后更深层原因是什么。

在美国的学校中,有很多经历过校园枪击案的学生随着年龄增长而开始站出来为自己发声。直接的交流甚至辩论,让他们对校园枪击事件背后的原因有自己的独立判断,并且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来改变局面。

今年3月,PBS 的一篇报道采访了一些经历过校园枪击案的学生,他们现在到了高中阶段,开始对美国的校园枪击案有自己的看法,并发出自己的声音。

其中,一名叫做 Eden 的高三女生回忆她10岁时经历的谋杀案。当时她的一名同学被父亲家暴打死,这名男子报警后逃跑。

当时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是否有武器。因为担心他会来学校,我们小学封锁了,我们寂静地坐在教室里。老师什么也没说,他们不知道怎么给学生解释这一切。我们也就什么都不知道,只是沉默地坐在黑暗的角落里。

她说。

我受够了这种沉默。受够了坐在黑暗里。成年人除了表达同情和祈祷外什么都不愿做,我们必须发声来迫使他们做出行动。

别让你的孩子对你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