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恶魔——对“相互伤害”的实验经济学研究

好人恶棍,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天使恶魔,未必不能共存于一个躯体。早年的实验经济学研究多集中于相互合作:囚徒困境里,不是所有人都招供;独裁者博弈,还真有人很大方;公共品博弈,选择一毛不拔的,常较预期为少。然而,近年来的研究显示,除亲社会一面外,个体也多有“顽皮”甚或“可恶”的一面。损人而不利己(甚至损己)的行为,许多人也是非常乐意去做的。无论是“亲社会”还是“反社会”行为,都是人类品性的一部分。

图1 Abbink与Sadrieh研究中,选择毁掉对方报酬的比例。红色是“公开”设定下的结果,双方都知道对方有没有损害自己;蓝色代表“隐匿”设定,双方看到的结果是对方实际选择的损害数额再加上一个随机变量

在Abbink与Sadrieh 的研究中,他们先让参与者分类广告、获得酬劳。接下来,参与者两两配对,进行十轮实验:每一轮中,双方都可以决定要不要减少对方获得的酬劳(自己无需为此付出成本);如果减少,减少的数额如何。结果如上图:“公开”设定下,双方会在中间几轮保持平和;在开头和结尾,还是会有近20%出手,毁掉对方劳动所得,数额接近报酬总额的5%。“隐匿”设定下,有接近一半的人一直“损人不利已”,幅度也上升到近20%[1]。

图2 图例同上,内容为损毁对方报酬的数额

在更加一般的设定中,情况会如何变化呢?Bolle等三位学者,做了一个叫“互损博弈”的研究:初始时刻,双方都有一定几率拿到一笔钱。接下来的每一回合中,双方都可以牺牲自己获奖的几率为代价,降低对方的获奖概率。如果连续两个回合双方都不去损害对方,又或者双方的获奖概率都已经不能再低,则博弈结束。结果显示:无论成本高低,大部分参与者都会尽力去“相互伤害”——有大概三分之二的参与者,会把对方的获胜概率一路降到底线

图3 Bolle等学者的研究结果。其中,横轴是各种不同的实验设定,纵轴代表概率。星号是原作者模型的预测,黑盒是实际博弈结束(实验设定的“降无可降”的底线是10%)后、剩余的获奖概率

Bolle等学者进一步探讨了影响“损人损己”行为的因素,得到许多发现:比方说,初始时双方的获奖概率不对等,会加剧第一轮中的互损行为,但对后续策略的影响不显著;互损幅度的大小,与实验过程中参与者的情绪密切相关(愤怒对应更高的互损比例),等等。也有其他学者的研究发现:强化对地位的争逐,也会加强类似的“相互伤害”行为出现的比例(参考文献第三篇)。对这一部分研究有深入兴趣的知友,可以参考第四篇文献中的综述。

[1] 原文用的是绝对的数值,自己根据损毁数额与报酬所得做了简单的换算。在实验经济学这一领域的开篇之作中,Zizzo和Oswald还借助实验,估算了损毁他人所得的价格弹性:大致接近-0.1。也就是说,在他们设定的实验条件中,每将损毁他人的“成本(损毁他人1元,自己相应损失的数量)”抬高1%,损毁的幅度减少-0.1%。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试验中,选择毁掉他人报酬的,同样接近一半。如果对这一实验感兴趣,请参见参考文献的第五篇。

参考文献:Abbink, K., & Sadrieh, A. (2009). The pleasure of being nasty. Economics Letters, 105(3), 306-308.

Bolle, F., Tan, J. H., & Zizzo, D. J. (2014). Vendettas. 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 Microeconomics, 6(2), 93-130.

Charness, G., Masclet, D., & Villeval, M. C. (2013). The dark side of competition for status. Management Science, 60(1), 38-55.

Chowdhury, S. M., & Gürtler, O. (2015). Sabotage in contests: A survey. Public Choice, 164(1-2), 135-155.

Zizzo, D. J., & Oswald, A. J. (2001). Are people willing to pay to reduce others’ incomes?. Annales d’Economie et de Statistique, 39-65.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Manolo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