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什么运动不如直接来算一下
- 先用经典理论进行计算
重力势能
运动方程为
假设下落最大高度为 ,则初始条件为
解得运动方程为
这就是一个简单的周期运动,t=0时高度最大
由于落到地面后回弹,我们取x≥0,这是一个周期运动,周期为
但是我们希望能够与量子的计算结果比对,而量子的结果给出的是概率密度,所以我们继续往下走
令 为位置函数,则平均值为
若P(x)为概率密度,我们也有
带入x和T,进行比对我们有
此为经典的概率密度分布。
- 再用量子理论进行计算
取地面为势能0点,粒子只能在地面上运动,则重力势能为
m为粒子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x为距离地面高度,这是一个线性势阱
代入薛定谔方程
(注意xmax仍然是未知量)
令 ,这是一个无量纲的量
化简得 ,解为艾里函数
所以波函数为 , 是归一化系数
利用贝塞尔函数解出能级公式为
其中ζ1=2.338,ζ2=4.088,ζ3=5.521。。。。
当n特别大时
则量子的概率密度分布为
- 结果对比
取自然单位制,用橙色代表经典结果,蓝色代表量子结果
从这个结果可以看出,对于经典理论,粒子不会越过投放高度,概率分布在越过ζE后变成0,而对于量子理论,在ζE后仍然会有一个衰减波。这个就是量子效应的体现之一。
当量子数越来越大时,量子结果越趋向于经典结果,这也就是量子力学中著名的对应原理
在大量子数极限情况下,量子体系的行为将渐近地趋于经典力学体系
- 实验验证
这个计算已经被实验证实。
Nesvizhevsky等人02年在nature上宣布,把超冷中子束缚在地球的重力场中,首次获得了中子离散能级的直接实验证据。
他们所采取的试验装置如图所示
中子射入装置,速度有水平分量和垂直分量。在反射镜上方装有水平放置的中子吸收装置,该装置到镜面距离x可以调节,于是在反射镜和吸收装置之间形成一道狭缝,后面是中子探测器,用来记录不同高度x时能够通过的中子数。
按照经典理论,无论高度x为多少中子探测器均能探测到中子
而根据量子理论,中子只能处于离散的能级。当mgx小于最低能级时,所有中子均被吸收器吸收而不能通过狭缝。所以此时探测不到中子。当吸收器逐渐升高,高于第一个能级高度时,处于基态的中子能够通过,所以探测器探测到的中子数会突然增加,然后是第二个能级。。。
实验结果证实了量子力学的预言
实线代表经典力学的结果,粗分段线代表量子力学的结果,圆圈代表实验计数,虚横线代表背景噪声。这证实了粒子在重力场中垂直下落时,能量不是连续变化,而是在离散能级之间跳跃。在0-10微米处没有中子能够通过,所以探测器只有背景噪声,在15微米处中子数突然增加,与计算所得最低能级1.41pev相吻合。
- 进一步讨论
关于粒子具体刚开始从静止下落是什么样,我们可以采用波包的办法。
我们已经知道了本征态和本征值,利用态叠加原理可以构造一个波包,他与经典粒子相对应。文献⑤给出了具体的计算分析。
当t=0 时,波包位于重力势能最大点处,对应于弹跳球从最高点,以零初速度向地面下落,此时波包呈现平滑的形状, 如图a所示。 当t=0.50T时,波包位于原点附近,这时波包呈现剧烈震荡的形状, 这是受到了来自地面的无穷大势能的冲击,如图b所示。 当t=T时,此时波包经过一个经典周期,又回到右边,完成一个回路( 对应于弹跳球从地面反弹至最高点) 。 此时波包虽然恢复但只是部分恢复, 并没有完全恢复, 这与经典力学粒子经过一个周期完全恢复初始状态不同,如图c所示。
参考文献:
①曾谨言.量子力学 卷Ⅰ[M] . 第 4版.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7. 97~100.
②Berberan-Santos M N, Bodunov E N, Pogliani L. Classical and quantum study of the motion of a particle in a gravitational field[J].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Chemistry, 2005, 37(2):101-115.
③Nesvizhevsky V V, Börner H G, Petukhov A K, et al. Quantum states of neutrons in the Earth’s gravitational field.[J]. Nature, 2002, 415(6869):297-9.
④许可. 重力场致量子效应的首次成功观测[J]. 现代物理知识, 2003(1):27-28.
⑤高峰, 曹学成, 李爱凤,等. 重力场中量子弹跳球的Rydberg波包的演化和恢复[J]. 山东科学, 2012, 25(3):45-49.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胤禛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46 个回答,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