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上畅所欲言的时代终结了。
“你永远不会知道对面是不是坐着一只狗”的时代终结了——你可能还没见过对方,但没准一个六月过去,你就连对方爸妈甚至 ta 穿开裆裤的时候长啥样都知道了。
匿名在论坛里以文会友,不掐架不相识的时代终结了,现如今在微博上批评流量明星没点诸如名字用缩写、中间加个点之类的反侦查手段,很快就会被蜂拥而至的粉丝在近期所有动态下留言“抱走我家二狗子”“楼主有一说一,踩我家二狗子是在秀什么操作”“大家冷静,不要被杠精挑拨情绪,中了他蹭热度想火的奸计”。
在“父母皆祸害”小组里痛诉家史的时代终结了,爸妈和你之间的数字鸿沟慢慢消失不见,微博被悄悄关注,豆瓣上秀的恩爱早在正式汇报有对象存在之前,就在你外婆你大舅你二姑之间口口相传,三天没发朋友圈就会被母上质问“你是不是把我屏蔽了”,并在其“头像代表了一个人的形象、思想和人生态度”“微信名要体现正能量”“朋友圈不要胡说八道领导同事都看着呢”的指导思想下,全面把自己建设成一个名为夏日青荷只发深度好文的莲花头像少女。
“不必为你在互联网上的说法负责”的时代也终结了,人们在 Facebook 上的发言已经可以被作为呈堂证供,也可以成为判断你是否适合进入一所知名大学的依据,此前哈佛就曾经因为一位准新生在脸书上的不当言论取消了 ta 的录取资格。
现如今在互联网上说话不再是网上冲浪,而是网上裸泳,还要面对随时可能被人发现在裸游并且猝不及防置身闪光灯下的恐惧,每一次公开讲话到了这种末日审判时刻,都可能是一笔无言以对的黑历史。
你不再能想在哪说就在哪说了,能说话的地方越来越精细化
精修的度假照片发 Instagram;原创的小段子发微博,期待有朝一日被大号转发暴得大名(虽然大概率是直接被搬运走帮别人暴得大名,以及更大概率是时隔五天只有三个前同事点了赞);微信上悬着爸妈和领导,晒加班是安全的,发丧气吐槽是危险的,一旦“扎心了”可能立马迎来“是什么意思,心脏出问题了吗”的温暖质询。
如果不慎擦枪走火,还很有可能发生“在工作群里发了不该发的哲♂学表情”,导致形象颠覆至今在单位不敢抬头示人的惨剧。
每个社交平台都像一个中药房的小抽屉,哪怕你是一个在日常生活里把所有东西都摊在桌面上的心大人士,在社交平台上都可能会细致的区分什么发言该放进哪个特定的抽屉,通过“人格分裂”的方式隐藏自我、或者说展示不同维度的真实自我,每个平台上都是一个你本人的投影。
根据好奇心研究所的观察,一般来说,人们在社交网络上分裂出的人格多半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10 种:
1. 不产出原创观点只转发+“哈哈哈哈哈最右好棒”的微博文摘型人格。
2. 由于加了太多同事客户而只能发表业务相关的朋友圈官方人格。
3. 热衷抄歌词发无主情话,分享歌曲传递自己也闹不明白的浓烈情绪的朋友圈人型 mp3 人格。
4. “旅行一周半,照片发半年”“烘焙一时灰头土脸,晒出成品千呼万唤”的 intagram /小红书美好生活活体指南人格。
5. 疯狂给猫猫狗狗点赞的抖音宠物精人格。
6. “今天也是继续吐槽工作吟诵‘人生不值得’的一天”的豆瓣丧气马男人格。
7. 分享知乎“如何勤勤恳恳(在父母的帮助下)赚得人生第一套房经验”的未来可期中产精英人格。
8. 社会议题不吐不快,曲折迂回也要发出自己声音的时事新闻特约评论员人格。
9. 互联网黑话信手拈来什么邪教没见识过的 b 站弹幕战斗人员。
10. “只有我一个人觉得……” “热门是他们的,我什么都不懂”(并为此而自豪)的热搜评论区冷感人格。
理论上来说这些人格最好是被严格地区隔在不同平台上,彼此略有重叠但互不影响,不过事实上仍然会时不时地发生点事与愿违的越界事件,比如小心藏着豆瓣账号从不加现实中的熟人,结果还是未能幸免于“同门会上突然被师兄告知,你这篇读书笔记写的挺好我在论文里引用了”的恨不能立马注销时刻。
好奇心研究所做了一个关于“社交网络上的越界时刻”的调查,结果显示让人感到“这好像有点超过了”的操作中很多都是由社交网络本身的功能限制所致,比如点赞的内容会被推送给所有 folllowers;用社交上号登录游戏,通讯录好友都能看到在线状态;建群不到一定规模不需要征求同意,莫名其妙被拉进一个全都不认识的打折红包/代购群等等。
功能的一点微妙调整都可能会影响你在社交网络上交朋友、以及和朋友相处的方式。Instagram 最近添加了一个“静音(屏蔽)”功能,以便用户可以在不取消关注的情况下不看某人的动态,对方也不会知道自己是不是有被你屏蔽,他们说,这项功能能够帮你把那些亦敌亦友的假朋友(Frenemies)关小黑屋,在算法上鼓励人们之间的“真·数字友谊”。Facebook 和 Snapchat 也有类似的功能,Business Insider 说这显示了把能看到啥不能看到啥的权限交还给用户的趋势。
我们形容和一个人的关系,可以叫“发小”、“至交”、“点头之交”,按交情深浅区分,感情好到什么份上就开放什么交流话题,不太熟就谈到过于私密的话题可能还会有“交浅言深”这么一说,而社交网络给我们带来了更多按平台、按信息发布分组、甚至是按回复信息的速度定义的微妙朋友类型。
虽然同样叫“好友”,区别对待的方式却可能有 120 种
结合我所名为“社交网络上你都有哪些微妙的朋友类型”的调查结果,被我们观测到的就有以下 17 种:
1. 可以加微信但绝对不会给你看豆瓣型朋友 。
2. 线上已经是生死之交,而线下遇到三句话寒暄说完就会陷入迷之沉默的朋友 。
3. 热情转发各类消息而你作为一个新信息焦虑者只好把对方静音的小灵通朋友。
4. 虽然觉得可能会有需要但加了之后不多久就受不了选择“不看 ta 朋友圈”的朋友。
5. 不屏蔽留着截图发到小团体里群嘲的,总在朋友圈发自拍 or 恋爱日志的快乐源泉型朋友。
6. 真的很欣赏但不熟,加好友只为在朋友圈潜水看 ta 动态,悄咪咪在心里互动的朋友。
7. “我有一个很妙的神回复,但跟他不熟,忍住不评论了”的礼貌距离型好友
8. 基本上会双向秒回对方的朋友。
9. 必须要冷处理的一发收不住型朋友。
10. blued 上加了微信却几乎不再聊天,感觉在两个社交平台上不是同一个人的朋友。
11. 三年没联系最近突然来一则新消息说“好看吧?这是我们工行刚发行的金玫瑰,别的网点还没有,999 元就能买到吊坠和项链两件,纯金的!凑齐三套还额外送永不凋谢的红玫瑰三枝!我自己留了 3 套,我觉得蛮不错的,留 3 套最划算,给你抢几套?”的银行的朋友。
12. 在朋友圈记录阅读/健身/旅行进度 Day1、Day2、Day365 而被你屏蔽的单机打卡型朋友
13. 给自己朋友圈加 tag 分板块(#小王如是说#二狗公告板) ,并坚持日更,心中有一个杂志主编梦而你不忍戳破只好屏蔽的浪漫主义朋友。
14. 修电器、理发、保洁阿姨等需要时才会去联络的生活助理型好友。
15. “相约一起看 livehouse 认识的。只在发朋友圈分享音乐时互相点赞或者评论聊几句,双方似乎都很有默契地仅限于此”的兴趣小组同桌型好友。
16. “给我的每一条发言点赞,包括营销转发,却从来不和我说话” 的 creepy 好友。
17. 加了好友但对话停留在“我通过了你的朋友验证请求,现在我们可以开始聊天了”的萍水好友。
现实社交中我们有一个与人交流时能让自己感到放松舒适的物理距离,它所形成的一小块空间被称为 social bubble (社交气泡),这个气泡可大可小,视你所处的场合和交流的对象,以及文化传统而定,比如挪威人的平均气泡就可能是我们的两倍还要多。
当我们处在不得不打破这个空间的场合比如电梯、公车、地铁上时,就会感到万分焦躁和不舒服。最近刊登在 the Conversation 上的一项研究则说,数字时代我们的 social bubble 不复存在,个人空间也不再是你能严格地划出界限来的了。
跟现实里 personal bubble 相比,互联网上的个人空间是动态变化着的,不可预测的——你的好友中只有过一次交集的客户和亲密好友跟你之间的距离是一样的,都只要刷刷朋友圈就能 catch up 你的最新动态;你在朋友圈熟人范围内的吐槽,很可能被截图发上微博成为公共议论的对象。
在这种情况下想在哪说在哪说,想对谁说对谁说,就显得过于不谨慎了。你在社交网络上不断分裂的人格以及不断细分的朋友类型,说到底都是现如今想要尽可能“畅所欲言”的附加条件,是社交气泡爆破之后的无数缓冲小泡沫。
*【所长大视野】是一个新分裂出来的栏目,它关注那些当代人类细枝末节又无比重要的生活动态,就是那种你在朋友聊天时会用“哎你们最近发现没有”开头的话题。欢迎关注。
图片均购自:istock ©️ Anna_Isaeva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