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是做错了一件事,但并不意味着你这个人怎么样。

我听到一句特别好的话:你只是做错了一件事,但并不意味着你这个人怎么样。

在电话这端沉默良久,忽然之间,我觉得自己的某些结打开了。

/ 01 /

我们常常因为做错了一件事,就直接在整体上,对自己进行全面否定:唔,果然真是没用呢;果然连一点小事都会做错呢;果然连最基本的关系都处理不好呢。

一棒子打死整个儿的自己。

是了,有时,仅仅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甚至,在这件事的失败原因之中,自身的因素并不大。

没关系,事情的严重与否我们根本不在意,反正我们的思路就是:这件事没做好等于我这个人有问题。

我们常说对事不对人。

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是在尽最大努力针对自己。完美演绎“对人不对事”。

/ 02 /

前一阵儿看《拖延心理学》(简·博克 莱诺拉·袁 著),书中有一颗特别好的栗子(第20~21页):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咨询中心的理查德·比瑞博士,认为害怕失败的人,有他们自己的假设,并将这一假设归纳为一个公式:自我价值感=能力=表现。

Emmm什么鬼?说人话就是:

“我表现好,表示我很有能力,所以我喜欢自己(自我价值感)。”

或者“我表现不好,表示我没有能力,所以我对自己感觉很糟(自我价值感)。”

这已经不仅仅是某件事情你做得好或不好的问题。你的表现好坏直接成了你是否有能力以及你是否有价值的一个衡量标准。(《拖延心理学》)

这里存在的问题是,“表现”成了一个人自我价值感的单一决定因素。问题就在这里产生了。

/ 03 /

好了,现在我们回头想想文章开头那句话:你只是做错了一件事,但并不意味着你这个人怎么样。

感受到它对这一病症的治愈效果了么?我在听到的瞬间,就立刻对自己纠结了几个月的问题释然了。

嗯,你能不能允许自己当一个正常的普通的人啊。没有任何人能够做到不犯错。

我们要学会的,是把“做错一件事”和“对自己的整体认知”分隔开来。

/ 04 /

我之前在文中引用过韩东的一句话:修正行动,不要自我谴责。

一位胖友留言:

“修正行动,不要自我谴责。”
对于一个从小就贼缺乏自信和安全感,且身边没有人给予积极正确的鼓励的人来说,这句话太重要了。

如果我初高中就看到了这句话,而不是一旦考得不好或者事情做得不出色(真的只是不出色而已,然而有几个人能够做到事事出色)就深度自我贬低。

如果我当时就开始在改正学习和思考的习惯上下功夫,我应该就不会学习和生活得那么痛苦了吧。

是了。将自己的“表现”,等同于自己的“能力”,进而在自我价值感上做出判断,就像是这位胖友说的“深度自我贬低”,是因为我们的归因模式存在问题。

/ 05 /

《变态心理学》(王建平 张宁 著)中提到一个认知模型:习得无助模型(第196~197页)。有“习得无助”思维的人,遇挫时,会有三种归因维度:

内部的:比如认为自己是愚蠢的,所以失败;

稳定的:认为造成失败的因素是永远存在的、不会改变的、无法解决的;

普遍的:比如你只是没做好这道数学题,就据此认为自己在根本上缺乏数学能力,甚至进一步觉得自己欠缺学习能力。也就是,以偏概全,在整体上否定自我的价值。

发现了么?这三个维度,都是“我能怎么办啊,我也很绝望啊”、“我没有办法做出任何改善”、“事情只能是这样子”。

/ 06 /

Ok,那么,遇挫时,较为健康的归因维度是怎样的?

外部的:这件事没做好,是因为这件事本来就是无解的;并非我愚蠢。

不稳定的:失败的原因是暂时的,比如考试没考好,是因为那天刚好精力不足;但是通过修正行为,下次可以避免失败。

特殊的:没做好数学题,仅仅是因为不擅长这道题;而非不擅长数学,更非不擅长学习。

Emmm,感受到二者的差距了么?你是哪种?(齐声回答:第一种!!!)

/ 07 /

咳咳,冷冷老师推了推眼镜。#突然意识到我上次用这个句式,还没有配眼镜,前不久真的配了眼镜,没人能懂我的悲伤#;#但是清晰的世界真的很好看啊,和模糊的世界不是一个次元的#

好,冷冷老师推了推眼镜,跟同学们解释一下:

如果我们把失败的原因归为某些固定的、不可更改的因素,比如自己愚蠢、自己没用,那么我们会持续陷入自己的困境之中,也不会去想办法解决问题。

如果我们把失败的原因归为某些可以通过学习、试错而有所改变的因素,我们就能够跳脱出这种困境。

每次遇挫,在陷入第一种归因模式时,学会自我察觉;试着理性地判别,并培养自己用第二种模式进行归因的思维。

然后,修正行动,不要自我谴责。

重新回到文章开头,记住这句话:

你只是做错了一件事,并不意味着你这个人怎么样。

你只是做错了一件事,并不意味着你这个人怎么样。

你只是做错了一件事,并不意味着你这个人怎么样。

————————

微信公号搜索:高冷冷。学霸养成丨思维丨心理丨方法论。

回复“笔记”,教你:从哈工大化学跨考到北大中文系,我是如何做专业课笔记的;

后台回复“读书”,教你1小时读60~100页书的方法~

后台回复“早起”,教你:我是如何在没有闹钟的情况下,十年如一日六点起床的~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高冷冷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