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显示去年出口下滑,号称一年产值 2685 亿

根据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发布的《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去年小龙虾市场总产值为 2685 亿元,比 2016 年增长 83%。

其中,餐饮为主的第三产业产值为 2000 亿整,加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产值为 200 亿整。

尽管人人都喜欢漂亮的整数,但在真实的研究里,这么刚好的数值很少出现。而这份报告里还是小数点后两位都是 0 的整数。

参与这份产业报告发布会的组织除了政府单位之外,承办单位中还包括了盱眙县委员会和盱眙县人民政府。

盱眙县是小龙虾的主要产区之一。

在盱眙县 80 万人口里,八分之一的人都从事小龙虾行业相关工作,横跨养殖户、经销商和餐厅。他们每年六月举办小龙虾节,还建造了一个小龙虾博物馆。

去年夏天小龙虾疯狂涨价的情形也反映在这份报告中,当时有人说是因为暴雨洪灾和高温影响;有人说是因为北方也开始大面积吃小龙虾。而报告里给出的说法还是因为“供需不平衡”。

由于小龙虾的季节性供应一直是个行业问题。其消费旺季大都始于 4 月,并在 5-8 月达到巅峰。整条供应链也都跟着这几个固定的时间点起起落落。据说,半年赚、半年亏是小龙虾行业的常态。

通常小龙虾批发价格峰值都出现在春冬淡季,价格谷值都出现在夏秋旺季。2017 年 3-4 月份小龙虾批发市场价格较高,在 45-55 元/公斤左右,后从 5 月下旬至 6 月底价格短期回落在 35-45 元/公斤,但到 7 月上旬开始一路走高到 60 元/公斤以上,比前一年同期还要高 20%。

不过业者表示,小龙虾产业的利润大部分还是被供应端吸收了。供应商握有主要定价权,餐饮行业只能把增加的成本转嫁到终端的消费价格上,但卖太贵又担心没人吃,有时在小龙虾旺季可能还要亏钱卖。

供应商中无论养殖还是批发户都小而分散,导致小龙虾品质良莠不齐。

去年拥有十一家连锁的“沪小胖小龙虾”曾曝出负面新闻:《食客吃小龙虾后出现横纹肌溶解症送医》。这条消息影响了当时上海两千多家小龙虾餐厅的生意。

开在南京东路附近的庄氏隆兴小龙虾面馆负责人王霆对《好奇心日报(www.qdaily.com)》透露,八月是龙虾最少的时候,“很多连锁(店)都是几家供货商一起找,有的凑货,容易出事。”

另外这份报告中指出,2017年小龙虾出口量和出口额都比 2016 年下降了约 18%,分别来到 1.93 万吨和 2.17 亿美元。其给出的解释是,去年欧盟调整了中国小龙虾的进口关税,同时美国又对中国小龙虾反倾销调查,因此大部分小龙虾加工业者转而瞄准国内消费市场。

不过反倾销调查并不是一件新鲜事,美国从 1997 年开始就对中国的小龙虾尾肉征收反倾销税了。

而加工小龙虾也不是很符合中国消费者的口味。

尝试做加工冷冻虾的周黑鸭和鸭侦探等企业,去年都是亏本的,后者的小龙虾甚至卖不到一个月就下架了。网络评论称其“味道并不好”。

针对线下门店的状况,这份报告称去年除武汉市小龙虾餐厅数量较 2016 年同期小幅下降外,北上广深等城市的小龙虾餐厅数都快速上涨,其中广州和上海同比分别增加了 2448 家和 1326 家。

报告中给出的原因是,大量商家看好小龙虾餐饮市场便纷纷涌入,除了小龙虾专营店外,许多连锁企业也开始兼营小龙虾餐饮,如必胜客、肯德基都推出小龙虾披萨、小龙虾帕尼尼等选项。

不过资本涌入造成的激烈竞争对独立商家而言不见得是好事。

往年集中在清明开市的“寿宁路小龙虾美食街”,有约半数小龙虾餐馆因为负荷不了高租金和人力成本,而改营烧烤店、果汁店;或者挂出“羊肉”和“小龙虾”两块招牌,同时主打两个品种。

商家称,现在店太多、竞争太激烈,从 2016 年开始就觉得生意走下坡。每年到了夏季需求旺盛,冬季又急剧萎缩,导致大量店铺倒闭。

题图来源:GIPHY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