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的一天,一个12岁的小男孩儿想做一个频率计数器,但因为零件太贵了,家里负担不起那么贵的“兴趣”,所以小男孩儿想了个办法,打电话给一个叫William Hewlett的人——他当时是惠普的CEO。
电话打过去,没想到正是William Hewlett本人接的,小男孩儿说:“你好,我叫乔布斯,今年十二岁,是个中学生,我想做一个频率计数器。我就想问问你,有没有多余的器件可以给我用。”
听完这段话,William Hewlett笑了,可是让这个小男孩儿没想到的是,这位惠普CEO不仅慷慨地给了他频率计数器的器件、频率计数器,还在那年夏天让他到惠普的计数器组装流水线工作。
这位从小就懂得求助的小男孩儿,就是苹果创始人Steve Jobs。
乔布斯说:“在我求助于人的时候,我发现他们没有一个不帮我的。”
然而,大多数人不仅做不到像乔布斯那样向“大人物”求助,甚至连求助身边人都有很大的障碍,他们从来都不愿意拨通电话,也从来不索取,或者索取的姿势根本不对。
但,如果你不愿意或不懂得求助,仅靠自己的力量,怎么会走得远呢?
这点我自己也深有体会。
最初开这个公众号的时候,我还在咨询公司,也不懂得什么新媒体运营,只是有一些想创业的想法,试试通过这个方式来做冷启动和想法验证。
因为咨询公司实在太忙了,更新频率极低,加上文笔一般,所以虽然内容价值还可以,但也没什么人知道,写了几个月,关注量还是几百人。
我自己在网上找了很多这方面的材料来学习,也尝试过很多方法,如果你们当中有我的早期读者,可能会记得当时还做了一些“帮我推荐,得到读书卡”等等的活动,但收效甚微。
之后向一个朋友请教,他给的答复是:你现在这个体量,研究什么策略都没用!关注量只有达到某个量级之后,文章才可能传播开来,如果你不是具有极强文字煽动能力的天才,在只有小几百关注的情况下,你的文章多么优质都很难被别人看到!
那怎么办呢?
他说:“你傻啊?你让朋友帮你转啊!”
后来我就在午饭、培训等等同事多的场合,跟他们介绍我的公众号,因为觉得很不好意思,担心别人觉得我写得不好,每次介绍都扭扭捏捏,假装随意。
其实当时在公司里,开公众号写文章的不多,所以他们知道我竟然开了公众号之后,都愿意帮忙在朋友圈里推荐,说这是“我司最有才华的咨询顾问”。
而咨询圈的人通常微信好友比较多、在人群中影响力也大,所以,我最终积累了第一批非常优秀的“种子用户”,文章就顺利传播开来了。
如果不是因为我向那位懂新媒体的朋友求助,不是因为我向同事求助,是很难靠个人完成这个冷启动的。
实际上,一提到求助,每个人都知道,但大多数人都做不到,在开口求助别人之前,就率先拒绝了自己。
为什么我们如此不喜欢求助呢?
为什么你有口难开?
误区一:把自己当成“执行者”
今天高考,看到朋友圈很多人怀念自己高考的场景,说“原来离我高考已经过去了xx年啊”,但我觉得,在人际交往方面,很多人的心理状态其实还停留在高考时代。
罗振宇在节目中曾经说:很多中国学生进入职场时,依然有很强烈的考试思维,把上司给的每一个工作任务都当作一个考核,要交出成绩单,但是却忘了职场跟考场不一样,职场中到处都有得“抄”,这个抄就是求助,找人协作。
我们5月份推了新的学习项目,所有准备工作都安排了截止日期,结果到了时间,有个相关产品功能还没搞定,问负责同事说:“怎么样了?”对方说“还没做完,因为运营团队的xxx有点忙,还没给我资料”。
我特意问了原因,发现事情其实很简单:这个功能对公司很重要,对产品同事也非常重要,但对运营团队来说,这件事情只是辅助,所以就拖延了,而产品同事觉得对方忙,就没再跟进了。
可是,为什么不向自己的老板或者我求助呢?如果求助的话,我可以来协调资源和优先级,让其他人先把手头的工作放一放,先把资料给到他。
核心原因是在于,他并没有把自己当作工作的owner来主动推进,还和在学校一样,把自己当做一个被动的执行者,认为“这个作业是老师布置的”,不会做的题就空着,等老师最后出现来教你怎么解答。
但职场不是学校,学校是你给学校学费,理论上来说,老师要主动关心和帮助你。
而职场是公司付你报酬,一个任务交给你,你就是这份工作的owner,遇到了问题,该向谁求助就向谁求助,该向老板要资源就要资源,你需要做的是get things done,而不是纠结到底要不要跟别人要个资料。
社会规则不是考试规则,你不需要一个人单打独斗来证明自己,把所有事情搞定才能证明你的能力。
误区二:把求助当欠债,迟早要还的
在狩猎-采集时代,人们自己狩猎自己吃,自己缝兽皮自己穿,自给自足的程度比较高,但到了现代社会,社会分工细化,很难有什么事情是完全独立于外界的,我们需要求助别人,也常常被别人求助,但也因此,我们和外界建立了联系。
我之前有一个同事,人挺热心的,但有个习惯被不少人吐槽。比如说,中午一起吃完饭,我说我来付吧,但她硬要AA,这是个人习惯,我觉得没问题。
但AA之后,我因为没有零钱,多给了她五毛,那时候还没有微信,她到了办公室立马跟其他人把钱换开,给了我那五毛钱,说“欠你的五毛钱哦”…….
这种精确而客气的“礼尚往来”,加上“我再也不欠你”的表情,给人一种拒人千里之外的感觉,让我觉得她完全不想跟我扯上任何关系。
武志红在《巨婴国》里曾说过:“很多人怕麻烦别人,但是,不麻烦彼此,关系也就无从建立。有这种麻烦哲学的人,难以发出对关系的渴望,所以势必会退回到孤独中。”
然而人情和商品不同,不需要斤斤计较,今天我欠你两分,明天你欠我三分,你来我往间,账算不清了,交情却建立起来了。
求助不是欠债,而是建立信任的方式。
误区三:没有偶像的命,得了偶像的病
“一碰到难题就求帮助,会让领导觉得我工作能力不行吧?”
“担心同事们都在忙,向他们求助会让人觉得我在扯团队后腿吧?”
“这个问题会让别人怎么看我呢?我的人设是不是就毁了?”
不愿意求助的人,往往自身能力都不错,所以他们会把求助视为一种失败,认为一旦自己开口请求帮助,就等于亲口承认自己没有能力。
但内心真正强大、对自己有信心的人,是不畏惧向人求助的,因为他们并不会认为求助证明自己能力不行,恰恰相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短板和不了解的领域。
知道自己不知道,并愿意承认自己不知道,才是真正的能力。越是对自己不够有信心,才越不敢求助。
我认识的一个投资人,有天突然让我给他推荐三个最优秀的90后,原因是他想了解现在的年轻人。
他已经让身边好些人帮他推荐了。用这个方法,每个人都会尽力向他推荐认识的最优秀的年轻人,但没有人觉得,他连这种事都要求助,是不是能力不行。
没有偶像的命,就不能得偶像的病。
误区四:脆弱的玻璃心,经不起拒绝
工作中,有时候甚至都还没有开口,我们光“脑补“ 别人拒绝自己的场景,就觉得很丢脸、伤自尊,所以选择干脆不开口。
斯坦福大学的Lauren Howe,曾经让891名参与者反思自己被亲密的人拒绝的经历。结果发现,一部分人觉得,是对方发现了自己身上某种非常不受欢迎的 “缺点”而拒绝了自己。
这些人在面对他人拒绝时,倾向于归因为自己的个人特质:
“难道是我控制欲太强,才把他给吓跑了?”
“可能是我害怕被伤害,所以在他推开我之前,我已经推开了他。”
“像我这种人,可能永远也找不到幸福吧。”
但另一些人在面对拒绝时,倾向于从外部归因,认为被拒绝这件事和自己的关系并不大。
所以我们经常看到的那些善于求助的“厚脸皮”,很少因为别人的拒绝而低头丧气,郁郁寡欢,因为他从头到尾都不认为自己有问题,他认为是别人的问题。
而内向归因的人更害怕遭到别人的拒绝,因为担心自己会在公众场合丢脸、伤自尊,所以干脆憋在心里,认为只要不开口求助就不会遭到拒绝。
12岁的乔布斯都能求助到惠普的CEO,如果你的求助姿势是正确的,即便被拒绝,也不是你的问题。
那么,什么是正确的求助姿势呢?
如何开口请求?
1、询问可以帮助你的人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晚期,美国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维特发现,人们找工作的时候,那些紧密联系的朋友基本帮不上忙,而真正能介绍到工作的,往往是不太熟悉的人,有的甚至是陌生人。而这就是有名的弱联系理论。
弱联系指的是那些和你不太熟、可能仅仅在一个线下活动聊过几句,某个朋友聚会上加了微信的陌生人,或者某个素昧蒙面的校友。
而与之相反的是强联系人,譬如你的好朋友,你的事业伙伴,由于你们往往处于同一个圈子,所以接收到的信息大多都是重叠的。
而弱联系的人因为和你处于不同的圈子,往往能够带来非同质化的信息以及意想不到的机会。
(顺便提一下,“圈外”这个名字,也是取自“跳出自己圈子以外”的意思)
我自己是咨询出身,创业项目是互联网教育,所以刚开始招募团队甚至招募讲师的时候,基本都是朋友推荐,或者是读者投奔,否则自己没有这方面的人脉积累、公司又太小,真的很难招到人。
很多人经常在朋友圈发“万能的朋友圈……”
为什么要说朋友圈“万能”呢?
来看一组数据:“150定律”认为,每个人拥有稳定社交网络的人数,大约维持在150个左右。假设你有150个微信好友,而你朋友也各自有150个好友,也就是说,你会有22500个潜在的朋友,在这些人中,极有可能存在能够帮你解决问题的人。
如果遇到问题,只是从自己的朋友里面找,是150人的范围,而如果你求助朋友,让他们帮忙介绍可能的朋友,就是22500的范围,所以朋友圈当然是“万能”的!
但你不求助,永远不知道谁可以帮你。
2、明确你的请求
很多情况下,当你提出请求时,对方没有什么反应,有可能并不是不愿意帮你,而是不知道到底应该如何帮你。
比如我很多朋友是企业高管,想要招人,知道圈外学员都是学习意愿和能力极强的人,想让我推荐合适的人。
但有些时候,对方的方式就是:“招人好难啊!我这儿招个市场经理,有合适的帮忙推荐一下哦,你推过来的人我直接面试”。
过了2天,对方问我:有合适人选了吗?我回答说:你也没跟我说具体要求啊,我怎么帮呢?
所以当你需要向对方求助时,先明确你的请求,或者告诉对方具体可以如何帮你,这样收到反馈的可能性会更大。
3、给别人一个帮助你的理由
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艾伦·蓝格做了一个实验,蓝格去图书馆请排队等着用复印机的人帮个小忙:“对不起,我有五页纸要复印一下。能不能让我先用一下复印机?因为我有急事”听到这句话后,94%的人让她插到了前面。
然而当她说:“对不起,我有五页纸要复印一下。能不能让我先用一下复印机?”只有60%的人应允了她。
差异在哪里呢?那句“因为我有急事”,或者更精确一点,是那个词“因为”。
“有急事”并不是一个什么好理由,但仅仅加了“因为”,会让这个请求听起来非常合理,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做事有理有据。在我们没有很专注的情况下,听到“因为”,我们会本能地认为这个请求是合理的。
因此,如果你在工作中请求别人帮助的时候,需要加上理由,能够大大提高自己得到帮助的概率。
“能帮我做个图吗?有点急,因为这篇文章马上就要推送了”的效果往往比“能帮我做个图吗?有点急”更好。
4、懂得礼尚往来
《影响力》中提到一个例子,一位心理学教授做了一个实验,他找了一些实验者,让他们去参加一个艺术展,然后让其中一个实验者和心理学家的助手乔一起结伴而行。
在参观过程中,乔装作去休息,结果回来的时候,拿了两罐可乐,一罐给了实验者,一罐自己喝,参观结束之后,乔对实验者表明,想请对方帮自己一个忙,他正在卖一种彩票,如果能卖出一定数量,就会得到一大笔奖励,所以希望对方能够买几张。
在这种情况下,对方愿意帮忙买彩票的几率往往比较大。
而另一种情况中,乔没有给对方带可乐,在参观结束后让对方帮忙买几张彩票时,对方愿意帮忙买彩票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了。
这就是互惠的力量。互惠原理认为,我们应该尽量以相同的方式,回报他人为我们所做的一切。
在工作中也是如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不能总是让对方提供帮助,当对方遇到困难、问题向你求助时,也需要你竭尽所能提供帮助,你不只是一个接受者,你也需要成为一个施与者。
谢丽尔·桑德伯格曾在《向前一步》中提过,人们会本能地投资给那些才华出众以及能因自主而真正受益的人。当被指导者能善用时间、真心接受反馈时,导师会继续为之投入。
因此,当你想寻求帮助时,让自己成为一个“值得帮”的人也很重要。
5、不要停止询问并掌握一点“Practical Intelligence”
《第三选择》中提过一个例子,作者史蒂芬·柯维的儿子某门课程考得特别差,因为期末考试的考题难得离谱,于是他跑过来问史蒂芬·柯维该怎么办,他的档案上不能出现这样的成绩。
史蒂芬·柯维直接让儿子找教授谈谈,找出得A的办法,于是他去找了教授:“虽然我和其他人一样考得很差,但一定也有让我考得更好的办法吧?”
教授拒绝了他的要求,但因为他一直坚持,最终教授松口了,对他说:“如果你能在55秒跑完400米,我就给你个A-”,当然结果也显而易见,他以A-的成绩通过了这门课。
所以当你觉得自己好像没有方法、找不到答案的时候,不要放弃,继续问。
而且,这里有一个技巧是,不要指责对方“为什么你没给我A”,或者“你能不能给我个A”,而应该是“我要怎么做,你才能给我个A”。
当你这个询问对方的时候,其实就已经默认对方可以让你得A,他会偏向于思考关于“如何让你得A”的方法,这样一来,无论提出的要求多么苛刻,至少他的态度已经转变为“可以给你个机会”。
有智慧地沟通并达成自己的目的,是一项很少有人注意、但非常重要的能力。
圈外商学院也有自己的一些结课标准,一些学员因为种种非主观原因错过的时候,也会来找我们运营同事沟通。
但大部分,要么是很难控制情绪,用质疑的态度,要么上来直接要求打破规则、提出不合理要求,而只有很少的非常懂得沟通的人,会用上面说到的最后一种方法,往往他们的请求会得到更多支持,即便需要付出另一种代价。
关于这一点,想多说一些。《异类》提到过两个天才儿童,Chris Langan 和 Robert Oppenheimer。
Chris出生贫穷,但天资极高,高中毕业后拿了两所顶尖大学的全奖。但悲剧的是,他的妈妈忘记了更新奖学金申请,导致学校把奖学金给了其他人。由于无法支付学费,他只能退学,拿了一堆F。
之后,他打工挣钱以重新入学,虽然学校非常一般,但好歹有了第二次机会。可是他被生活所迫,不得不一边打工一边上学,后来因为课程和打工时间冲突,他请求调换课程,却被教授拒绝了,因为对方看到他过去的成绩都是F。
后来,他主动退学,最终在酒吧打工。
而跟Chris一样聪明的Robert,曾经有严重的心理问题,还试图毒死自己的导师。后来没有成功,被留校察看。
后来呢,他成为了曼哈顿计划的负责人。
Chris 只是错过了奖学金申请,就失去了所有人生机会,而Robert想毒死导师,只被留校查看?
这是“走了关系”?
但其实,关键在于沟通方式。
心理学家 Robert Sternberg 称这种沟通能力为”Practical Intelligence(实践智力)”,是指“知道向什么人说什么话、在什么时候说、怎样说,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Chris提出了要求,被拒绝之后就放弃了,转而对学校失望。
而Robert的父亲是成功商人,从小就学到了如何去和重要人物谈判,争取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但是,这并非只有家庭才能给予,我在工作中碰到过不少这样的员工,其中一位让我印象最深的,出身四五线小城市,家庭也没有给予他任何跟大人物沟通的机会,但是他执着于做到自己想做的事情。
大学的时候,家境一般需要打工以赚取学费,但为了不影响学业,他通过各方沟通,争取到了在学校图书馆打工的机会。快毕业的时候,因为平时积极参与各类活动,帮学长学姐很多忙,所以被他的学长强烈推荐到我之前的公司。
他不仅工作出色,还非常善于跟客户和团队推销自己,最终升得也很快。我上周发的圈外员工Virgo,也非常擅长这一点
不惧怕与所谓的“大人物”对话,以及主动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是一种非常稀缺的能力。
最后总结一下,该如何向他人求助:
第一,询问可以帮助你的人
第二,明确你的请求
第三,提供一个别人帮助你的理由
第四,尽量回报帮助过我们的人
第五,不要停止询问并掌握一点“Practical Intelligence”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圈外同学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