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城、债务和环境危机,奥运后的平昌面临重重问题

2018 年冬奥会闭幕后的三个月,34 岁的韩国人 Gu-ru Suh 带着父母驱车来到平昌,想在这里度过周末。当他们到达时,这个小镇有些荒凉,酒店大多空置,很少有店面在“营业中”。这趟平昌之行最终只用了几个小时,一家人很快开车离开。

日前,平昌冬奥会组委会公布,本届冬奥会获得了数百万美元的盈利,但并未透露具体数字。相比 130 亿美元的总投资,这个数字显得有些微不足道。

“人们不知道这场比赛花了多少钱”,Gu-ru Suh 在离开时告诉 CityLab,“当他们发现时,我想人们会感到愤怒。”

申办之初,人们希望这场盛大的体育赛事可以将平昌的山区开发成为热闹的旅游目的地,平昌原本以渔业和种植业为主。冬奥会给这个地区带来的最大改变是一条高速铁路,从首尔到平昌只需要不到两个小时。

奥组委一位发言人曾表示,平昌冬奥会的场馆设施在设计建设时就考虑到了奥运之后的使用,大部分会继续沿用,奥组委希望这里可以作为训练基地,以备战 2022 年的北京冬奥会。

不少人对此表示怀疑,平昌仍要面对高昂的场馆维护费用。据韩国产业战略研究院分析,冬奥会结束后,12 个比赛场馆每年的维护和运营费用约为 314 亿韩元,而预期收入只有 172 亿韩元。一些临时性的设施已经被拆除,一个投资约 6000 万美元的场馆在举办完最后一场颁奖礼后被迅速拆除。

平昌场馆鸟瞰(图 / 平昌冬奥会官网

平昌还需要修补大型基建后的环境。赛前为了建设滑雪场,平昌砍掉了不少森林,政府有计划恢复这里的植被,但进度缓慢。雪融化后可以看到光秃秃的土地和岩石,一些专家担心随着多雨季节到来,这里存在山体滑坡的隐患。

批评人士指出,韩国政府并未及时拿出资金进行环境修复,政客们正忙于 6 月中旬的地方选举。

平昌不是第一个在奥运会后面临债务问题的主办城市,蒙特利尔在 1976 年奥运会后用了 30 年时间才偿清债务,蒙特利尔甚至通过了一个新的税种“奥运特别税”。里约热内卢和雅典的许多场馆也在多年空置后沦为废墟。

汉阳大学的副教授 Roger Park 在接受 CityLab 采访时表示同样的担忧,但韩国人的爱国精神让他不愿意轻易讨论这种惨淡的前景。“作为韩国人,没人会听你谈论平昌的负面消息。”

Andrew Zimbalist 是马萨诸塞州 Smith College 的经济学家,他曾多次批评奥运会、世界杯等体育赛事的过热对主办城市的影响。场馆建设、增加住宿和交通基建的投入巨大,比赛为主办城市带来的收益却杯水车薪,Zimbalist 举例,主办城市从电视直播权的收益中只能拿到 20%~25%。

“不久之前还有很多城市排着队申办奥运会,为此不惜任何代价,但随着奥运会组织水涨船高的需求、历史上申报者们遭遇过的巨额财政赤字、环境和社会混乱,以及贪污,申办者的热情渐渐冷却了。”

1997 年还有 12 座城市申办 2004 年夏季奥运会,最终希腊当选。等到了 2017 年,申办 2024 年奥运会的竞争者只剩下两个,包括波士顿、多伦多、罗马、汉堡、布达佩斯在内的多个城市相继退出。最终,巴黎和洛杉矶分别“当选” 2024 和 2028 年夏季奥运会和残奥会的主办地。

题图 / Flickr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