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 6 月 8 日,作家刘以鬯在香港东华东院逝世,享年 99 岁。
刘以鬯在 1960 年代写出小说《酒徒》,被认为是香港(乃至中国大陆及港台范围内)第一部意识流小说。根据《酒徒》及《对倒》,导演王家卫拍摄了电影《2046》、《花样年华》。他是那个时代里的“另一种”中国作家。
刘以鬯原名刘同绎,1918 年 12 月 7 日生于上海。1936 年发表小说处女作《安娜·芙洛斯基》,1941 年夏天,刘以鬯从上海圣约翰大学主修哲学毕业。冬天太平洋战争爆发,上海全面沦陷。刘以鬯去了重庆,找到了在《国民公报》、《扫荡报》做编辑的工作,任职期间首次刊载老舍的《四世同堂》。1945 年,抗战胜利。在《和平日报》短暂工作后,于 1946 年创办“怀正文化社”,出版过包括施蛰存、戴望舒等作家的作品。
因为上海的金融混乱,刘以鬯于 1948 年从上海转至香港定居。他当时所带的钱不多,但靠稿费生活下来。
1940 年代末在上海,他靠着父亲留给他的一笔钱和一栋房子,经营出版社。“早晨上班,吃过中饭后就去国际饭店喝咖啡。”在 1950 年代初的香港,刘以鬯只有一只笔和几张稿纸。不过,他写了一篇 1000 字的稿件寄去《星岛晚报》,第一篇就“成功”了,有 10 块钱的稿费。那时候三毫钱一碗云吞面,写一篇稿子能买 30 碗云吞面,足以生活。
1960 年代到 1970 年代是他产量最高的时候。
每天为 13 间报馆供稿,还有定期和不定期的杂志稿约。每一家 1000 字,每天 10000 字,一年超过 360 万字。当时每一间报馆每一月的稿费在 300 元上下。月入 3 千多元到 4 千多元。一年赚的钱能在 1950 年代买一层楼。
刘以鬯生于 1918 年,经历过战乱,比起同时代很多中国作家,他得以有安宁的环境倾力写作,写出了自己最重要的作品。这些作品关照写作者自己的内心,依照兴趣,用新的手法,写香港的现实生活。
不过,刘以鬯及其他南下作家也会面对一种“苦闷”与“不易”:“香港是一个高度商品化的社会,文学商品化的倾向十分显著,严肃文学长期受到消极排斥,得不到应得的关注与重视。”“通俗小说容易变钱,绞尽脑汁写出来的严肃作品,往往连发表的地方也找不到。”
他需要白天为读者写读者喜欢的作品。晚上,再为自己写作自己喜欢的作品。
在对纯文学写作的坚持和安稳的写作环境下,刘以鬯得以去实现自己想要的文学:“新的文学不一定是好的文学,但好的文学一定有好的创意。”
刘以鬯逝世的消息公布后,香港媒体《东网》刊载了一段话,说是王家卫接受采访说的:“刘老师的离去象征了战后南来作家在香港异地开花之时代的终结。香港为这一代的文化工作者提供了一席之地,容他们在此开花结果。”
“不写近三四十年的香港文学史则已,要写便须要先着力写好刘以鬯这一笔。”1987 年,香港学者黄继持这样形容刘以鬯的文学成就。
刘以鬯的意义也不止在香港,台湾学者黎湘萍在谈及刘以鬯时讲到,刘以鬯写作上的那种现代主义精神,那种对个人心理世界重视的写作,当时在社会主义阵营是受到批判的。这使得这种写作的存在具有重要的意义。
题图为《花样年华》剧照,来自豆瓣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