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题其实挺有趣的。
题主的想法在于“明明过去没有药,那为什么会有这个对应的受体”
但其实现代药学做的事情之一恰恰是“找他娘的受体”
确切来说是找靶点,受体只是一种靶点,酶、离子通道、核酸等也是靶点,靶点中受体占了一大半,酶占了20%,酶抑制剂还是不容忽略的,其他的会比较少。
事实上我们的研究方向不会一来就是“让药物和受体结合”,也不是“药物一诞生就可以和受体结合”
所以说到底,现代的新药研究是做什么的呢,是找靶点,再去根据这个靶点设计药物——到目前为止其实也就找到了五百多个。
追根溯源,从医药发展的历程看,这个过程应该是人生病——很多人生病——发现这种病——寻找病灶,弄清楚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才会得这种病——发现药物在体内潜在的结合位点——找到了这个靶点才能去设计药物。
不过靶点不一定是1v1的,靶点可以是1vn的,简单来说,靶点是一把钥匙,可以解锁的门却不一定只有一个,所以能对应的适应症其实不止五百多个。
题主有兴趣的话可以了解一下PD-1,这几年比较热,应该能找到不少资料,这个靶点对应的肿瘤适应症挺多的,目前有两种针对这个靶点开发的新药(顺便说明一下,目前国际上靶点不能申请专利,靶点本身就存在,发现人只是发现了它,而不是创造了它)
这是第一种情况:我们知道你有病,我们尝试找靶点,我们找到了,我们制造出了药,我们治病。
但为什么说现代药学做的事情之一是找靶点呢,因为还有一些药其实这么多年了也没找到靶点。但这些药的确有用。
这就是第二种情况:我不知道你有病,我就是想做个化学实验,结果我发明了一种药,治好了你的病,现在我知道这种药有用,但我其实也不知道他的机制,不过管他呢,有用就好。
当然也有第三种情况:我得了病,我用这药治好了,你也得了病,也用这药治好了,我们知道这个药能治好病,但谁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好的,不过管他呢,有用就好。
在这两种情况下,我们其实还存在着困惑,那就是这些药到底是有靶点性但没找到靶点,还是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是有的药有靶点,有的药不需要靶点。
总结:
生物体内的靶点一直存在,但尚未发现,需要科学家进行无数次尝试,带着自家不争气的儿子(病)天天去相亲角,找那个唯一适合自家傻儿子的靶点,花了老鼻子钱和时间找到了靶点,再继续花老鼻子钱和时间做药。为啥要花老鼻子钱和时间呢,因为爱情不能凑合。找不到命中注定的靶点,得不到爱情,就不能产生爱情的结晶。
你说有没有一见钟情,有啊,但没试几次就成了这种事,在相亲角一直都是个传说。
以上,希望题主在两年的今天后仍然想得到答案_(:з」∠)_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花菌子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8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药物是如何发明的?
滥用抗生素将会对人类未来造成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