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如何理解「成长」的?成长意味着什么?

谢邀! @刘柯

说到成长就一定要说到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不仅是因为他们是一群“帮助”人们成长的人,专业和个人成长也是贯穿一个心理咨询师职业生涯的两大主题。与一般人不同,成长对于一个心理咨询师来说,不是选择,而是责任和义务。为了来访者,心理咨询师必须在专业和个人成长上不断进步,这也许就是为什么人们常说“心理咨询师的成长之路是一条无尽之路”的原因了。既然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与成长息息相关,那么从心理咨询师的视角看,我们对成长的理解会是什么呢?

成长意味着不断地反思与实践,成长是积累与不断打破的过程,是让知识与实践合一的过程。这里的知识可以是关于专业的知识,也可以是关于自我的知识。只要人还活着,新的经历就需要不断地被体验、理解和整合,老的经验也需要被反复地质疑、审视和推敲。成长是一个没有终点的旅程。

也正是因为心理咨询师对于成长的追求,心理咨询师们即使像“情绪垃圾桶”一样持续接受着那么多的负能量,也依然可以活出光彩和生命力。不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比一般人更加健康~也许你已经开始好奇咨询师有没有什么成长的秘诀呢?我的回答是:有!

我在这里从对待自我和对待关系这两个方面来揭秘咨询师成长秘诀,你也可以像咨询师一样生活!

1. 对待自我:

不间断地自我觉察、不疏忽地自我照顾、不放弃地自我完善

提到学习动机,不管性别、年龄、社会经济地位,绝大多数心理咨询爱好者或者学习者都会提到的一点是:认识自己,或者更确切来说是正确认识自己。

对于成年人来说,或多或少都切身体会过自我怀疑否定的时刻,或许在高考填志愿时,或许在毕业找工作时,或许在人到中年时,要成为怎样的自己会在每个重要的人生转折点悄然来袭

而心理咨询师似乎更少受迷茫感折磨的原因是:相比于普通人,对咨询师来说,自我探索一直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如果你学过任何一门心理咨询概论课,你就会发现在所有的流派里,自我都是很重要的一个议题。比如经典精神分析学派代表弗洛伊德用本我、自我、超我的关系来理解人格结构,进而解释一个人的心理和行为模式;人本主义代表人物罗杰斯指出当自我概念和自我经验的不一致性是造成心理问题的原因,自我实现是人类的基本动机,也是幸福的关键。

除了在理论中的重要性之外,对于成为心理咨询师来说,自我觉察、自我照顾、自我修通和完善也是职业对每位咨询师的要求,因此咨询师们往往投入很多的精力去处理与自我的关系,具体来说有三点:

1)不间断地自我觉察

对于咨询师来说,自我觉察比普通人对于认识自己的理解更加严格,不仅对于过去一路走来已经形成的自我的梳理,对现在自我认知、情感、行为模式这种宏观的方面进行认识外,还要聚焦在每段关系,每个情景中去觉察每一刻的内在自我

因为对于在关系中与来访者共同工作的咨询师来说,认识自我是理解来访者、建立咨询关系的基础。

举个例子,你的部门来了一个新同事,初次见面你对他印象不好,你可以选择迅速给他贴一个标签,觉得他“自私”、“小气”或者从关系的角度说你们“气场不合”。在这背后,也许并不是对方的问题,也许是情景原因:可能是那天气压低让你不舒服,或者是在家里发生了什么使得你本来就不开心,甚至还有一种可能是,这个人跟你有某种相似性,而相似的那一部分正式你自己不喜欢自己的那部分。当你没有通过充分的自我觉察认识到这些时,也许就在浑然不觉中埋下了日后人际紧张的种子。

这对普通人来说,把自己不愉快的感觉以贴标签的形式推给别人是非常简单的,但是对于一个咨询师来说,这样的简单粗暴是不符合伦理和职业要求的,咨询师会敏感地捕捉到对来访者的这种感觉,把它称为“反移情”,会通过深度的自我觉察或者借助督导去处理属于自我的部分,以做到真正地去理解和接纳来访者。

咨询师的自我觉察能够帮助建立更好的咨访关系,而对于普通人来说,更好的自我觉察,意识到什么情绪是属于你自己的,什么是属于别人的,也是建立更好的人际沟通和交往的重要基础。

2)不疏忽地自我照顾

自我照顾是与自己的关系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却是最难做到的一个部分。在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和追求卓越的价值观下,我们从小被教导的就是拼命往前冲、鼓励自我牺牲。

所以在职场中,很多人都是心甘情愿的超负荷工作,在家庭中,很多女性尤其是成为母亲之后把自己的一切时间、情感和精力都全部投入家庭,成为全年无休、24小时不下班的妈妈,结果往往是自己很疲惫、工作、家庭关系也没能处理好。

大量关于“职业倦怠”(Burn Out)的研究揭示了大批身心俱疲的员工对于个人健康和组织发展的危害,而近年来越来越高的产后抑郁也让意识到应该重新审视对于成为母亲的要求。

对于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来说,加班工作、超负荷工作也是不被允许的。因为在很大程度上,咨询师需要调动全部的自我去与来访者工作,必须保持最佳状态,超负荷工作必然影响咨询师的工作,不仅对来访者的不负责,也不符合职业要求的。

因此合格的咨询师都会严格计算和安排自己接待来访的日程,当状态不好时会及时调整工作、寻求督导帮助。很多咨询师也会在一年中给自己安排一段长假来调整状态,也会利用假期和参加各种有意思的活动来放空自己、获取新的能量。

3)不放弃地自我完善

自我完善对于普通人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话题,许多人都保持持续学习的习惯,花很多时间参加各种培训,但是往往重视的是职业技能、个人技能这些能为自己加分的学习中,而忽略了对内在自我的改变

对于很多人来说,承认自己心理有问题要比承认自己在工作中有问题难得多。对于咨询师来说,迈入这个职业的第一步就是承认包括自己在内的每一个人,内心都有不完美的部分,都有需要去修复的部分

就像别人经常开玩笑说,你们学心理的人是不是都有病,我们也会自嘲地回答说:是,我们知道自己有病,但是我们没有放弃治疗。

咨询师们会通过不断的个人体验去认识自我、去接纳、觉察和修复。对心理咨询师们来说,会跳出对于自我的批评或者过度保护,去通过科学的方法实现与自我的和谐相处

2. 对待关系:保持情绪开放性和拥抱不确定感

倾听、理解、支持和共情是一般人都能说出的咨询师对待他人的态度。许多有过咨询体验的人都说,只要坐在咨询师里,看到咨询师自己的情绪就平复了一大半同样的话对于咨询师说就比对别人说心里要舒服

许多咨询师确实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他们能够帮助来访者打开内心,说出自己的想法、表达自己的情绪。而咨询师能做到这些秘诀或许与以下几点有关:

1)愿意被他人情绪感染

咨询师们往往具有情绪开放性,对于普通人来说,都是喜欢跟正能量的人在一起,远离负能量。对于咨询师来说,悲伤、痛苦、焦虑都是可以分享的情绪,并能运用专业技术跟来访者共情,去身处地地理解来访者的痛苦,甚至在来访者无法通表达痛苦的时候,帮助来访者梳理情绪。相比于理性来说,人的行为往往都是受情绪支配的,保持情绪的开放性、流动性、共情是理解他人的基础

2)能够识别、表达情绪

近来的神经科学研究发现,相比于理性人假设,人的行为实际上更多受情绪的支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会发现很多的人际冲突和紧张都是由情绪引起。比如我们在马路上骑车的时候发现有些时候两辆车都没有碰到但是车主吵的面红耳赤,常常是因为刚开始其中一人因为吓到下意识说了一句不好听的话,然后你来我往,矛盾升级。

如果这时其中一个人能够识别出自己的当下的情绪是被吓到了而不是愤怒并恰当的表达出来,人之常情别人也不难理解。再比如看到摔倒的孩子妈妈是出于担心忍不住责怪,但是传达给孩子的却是愤怒的情感。

而区分、识别和表达情绪是合格咨询师的必备职业素质。咨询师们能够通过理解自己的情绪去选择理性的表达方式,通过识别他人的情绪去理解他人。

3)忍受不确定性

对未知和不确定的恐惧是进化中传递下来的人类本能。然而在日常生活中这些本能却被不加区分地调用甚至放大了,比如当我们毕业时未来的工作是不确定的,这种不确定性造成的危害是远低于我们找不到食物的原始祖先,但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不加区分地放大了原始的不确定感,在内心里引发的焦虑甚至超越了对生存的威胁

再比如当我们的孩子成长中出现行为问题时,很多家长对于孩子是否能改变以及什么时候能改变是不确定的,这种焦虑感被放大和传递到孩子身上,引发家庭问题

对于不确定性忍耐度高也是咨询师的职业素质之一,因为在咨询过程中,来访者是否能改变、什么时候能改变、改变多大都是无法确定的,如果咨询师对此没有容忍度,自己都忍不了怎么让来访者有信心改变呢。

在存在主义理论中,不确定性是每个人都要处理的议题,换句话说,人的一生,唯一能够确定的只有死亡和改变了,其他的还需要过分担心么。(怪不得咨询师那么多乐天派……)

有人会说,咨询师都是经过那么多年的系统训练练成的,普通人怎么做到呢?其实世界上唯一确定的就是变化,咨询的修炼确实并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改变时时都能发生,现在你可能不能马上成为咨询师,但是不妨碍你借鉴咨询师对自己、对他人、对关系的态度,提升自己的幸福感,让成长发生


学心理咨询,到简单心理Uni: 简单心理Uni – 最有态度的心理咨询学习社群

免费心理课程领取点击→:《听曾奇峰讲俄狄浦斯期》

你也可以像咨询师一样生活→:免费试听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简单心理Uni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435 个回答,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