蹭热点,这种事儿,不是我的本意。
作为一名全职潜水,兼职养蛙的佛系青年,我最近真的被各种陶渊明、各种菊内人的表情整的有点慌。第一次在朋友圈里看到王菊这个词儿作为菊外人的我还以为是「王道之菊」 的缩写。
然后看到这图,我真的是有点慌的。
这些毫无意义的信息,真的…
好销魂,好精彩,让我想点赞转发。
就在这我快要迷失自我的时候
我想到了一个问题
为什么我们这么喜欢玩儿梗呢?
(当然不是说玩儿菊姐,就是泛指各种梗,毕竟我的求生欲是很强的)
之前的佛系青年、4个野男人和1娃、到现在的「菊花宝典」,它们为什么变火是一个问题,但另一个很根本的问题是,为什么会有「梗」这样的文化资讯让大家欲罢不能呢?
在回答问题前,我们要理解问题。
「梗」的定义是什么?
在英语里,和「梗」这个词最相近的大概是 meme,常被翻译为「迷因」。(注意这个词的发音不是 咪咪, 而是/mi:m/ 咪母。)更好的一个中文翻译是「文化基因」,这个词是理查道金斯在他那本超有名的书《自私的基因》里首次提出的。(电子书链接:《自私的基因》)
他认为,「梗」就像是文化的基因,可以经过复制和变异进行演化。在生物学上,基因——或说DNA ——是遗传信息,也是生命的基石。而「梗」被道金斯比作是文化的基因。
就像是基因从身体传播到另一个身体,「梗」从一个大脑传播到另一个大脑。譬如说,一个人想出来的概念,其他人也可以通过学习(复制)到。这个复制过程中,变化(变异)会产生,但本质上是相似的,在散播的过程中,像是丛林里的物竞天择一般相互竞争,最后传播最广(人群中复制率最高)的观念,就成了「梗」。
基因和梗这两个概念,有个很重要的共通性,那就是「复制」。我不是人类学家,不了解「文化是什么」,虽然我也不能说我一定就能给「生命是什么」下定义,但在这个问题上,生命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词就是「复制」。早期就有人给生命下过一个定义:「生命是一套自我复制的系统」。其实这个定义是有缺陷的,但这并不是这篇专栏的重点,就不继续扩展下去了。【题外话:感兴趣的可以去看两本书,一本是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是的就是那个折腾猫的搞物理的薛定谔),另本是福冈伸一的《生物与非生物之间》。这两本书我最近来来回回看了好几遍,总结成了一篇稿子,应该很快在知乎读书会上上线。】
基因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发现之一,甚至去掉之一都可以。
无论如何,就像是我们搞生物的对基因的复制机制充满好奇,并通过研究基因,进一步地理解了何为生命;我猜「梗」的形成对于文化研究者来说也有重要的意义。甚至,道金斯认为「梗」应该被认为是有生命的,正如他的原话:「memes … should be regarded as living structures, not just metaphorically but technically」。
神经科学家 Susan Blackmore (她写了牛津通识读本里的《意识》)在2000年写了一本围绕「梗」和「大脑」的科普书,叫《The Meme Machine》。吉林人民出版社曾出版过这本书,中文翻译为《谜米机器》(《谜米机器》(苏珊·布莱克摩尔,何怀宏,高申春,吴友军,等)【摘要 书评 试读】- 京东图书)。瞅瞅, 这名字、这封面、这简介… 只有吃了 shit 才会买吧。
那到底是什么让我们情不自禁地要玩儿梗,又为什么我们对斗图这么热衷呢?有时候看着群里斗图的战况,我都怀疑他们是不是全职在收集&制作表情包。
这种情不自禁的行为背后,是怎样的心理学机制呢?
初步总结,有5个基本原因:
- 给身边的人带来欢声笑语
- 让自己成为自己圈子里传播信息的关键人物,建立并加强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联。这个很好理解,我觉得围观斗图就是件很乐的事情,特别是如果有个人的表情包都 hit 到我,即使嘴上不说,我心中肯定是很想多聊几句的,毕竟是这么微妙的共同语言。
- 自我满足。这和第二点相关,就好像我们与有好感的人一起聊天,发出笑声的频率是平时的三倍一样,将一个梗传播出去,让自己的这份文化基因复制传播出去,自然也会带来满足感。
- 让更多人认同我认同的事物。或说,将自己的信念传给别人。让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我认为正确的事情,可以说是我们的本能。
- 定义自己。其实朋友圈和知乎时间线展示的都是「我想让别人看到的我」。譬如陶渊明们喜欢菊姐,很大程度上是欣赏菊姐这样「我知道你们觉得我不美,但那是你们的问题不是我的问题」这种自信。毕竟大多数的人总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不符合公认标准的地方(譬如说不够瘦啊、不太会做家务、成绩不够好、气质不够清新脱俗等等),但要做到承认并坚持不去迎合公认的标准却是很难的。菊姐的雄起很大程度上是帮一大堆求而不得、或是不认同公认标准的人提供了个宣泄和认同点。
还有心理学报告指出,在社交媒体上发状态会让人减少寂寞感,因为分享的过程中,会增加与其他人互动的机会。譬如,在实验室内部的周会上,轮到我做报告的时候,我特别喜欢用下面这个图来表达「我愣是没看懂这篇论文」的心情。
其实我完全不用发这个图的,我要是轻描淡写地口头说「这论文有点难懂」,大家也能get到意思。但这个图的存在,不仅能够强调我当时纠结、烦躁、强制镇定的状态,还能够让大家会心一笑——其实很多人也有类似的感受或经历,「你不是孤独的,我也很崩溃」。
当然,这样的结论有过度解读的嫌疑。发朋友圈可能短期内有减少寂寞,但长时间停留在社交媒体上,会让人越来越空虚、感到更加寂寞。
这里也只是抛砖引玉吧,希望有更多更系统更严谨的研究来调查,关于「梗」的行为以及「梗」是怎么形成的。
封面图里的那朵从黑圈儿里诞生的黄色菊花,这么看是不是有些寓意?这图是我拼的,花儿是Rachel Siao 画的。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赵思家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