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以职业道德规范强而闻名,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他们无论多无聊薪酬多低的工作都尽力敬业完成,给人体贴周到的感觉。但是,不论报酬多低,也不会有人会在完全没有回报的情况下工作,这点大家都同意,对吧?
那么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又该如何看待无私奉献、不求回报这几个词呢?
之所以想起来说这个话题,是因为今天想写写最近在日本社交网络上的一个讨论。
几天前,一个名为 @kaasankyoha (京香妈妈)的用户在 Twitter 上晒了女儿的道德课教科书。而晒这本书的原因在于,她吃惊地发现学校在教小朋友不求任何回报地工作。“哇,小崩太们……你们不应该在不给工资的公司里工作哦!”她在 Twitter 上说。
在京香妈妈晒出的这页书上写着,“崩太和其他人说,‘即使没有得到任何奖励,我们也想继续工作,因为,毕竟___。’”是的,这还是道填空题,让小朋友自发地想很多不求回报工作的理由。
和京香妈妈一样对这本书的内容不满的网友不少哦。
“所以他们现在在拿道德的幌子教孩子成为工资的奴隶?可怕。听起来像我那个恶劣老板写的故事。可怜的孩子们,就这样被洗脑了。”一个网友说,这种思想就是导致日本公司里普遍的无薪加班现象的根源啊。
另一个网友甚至还给这个故事写了个结局:“崩太一直没有回报地工作着,最后他饥饿困顿,生活非常悲惨。因为他没有钱买食物。”
那这本书真的是这个意思吗?
京香妈妈把书翻到后面发现,原来完整的故事是崩太和朋友们一起打扫清洁他们居住的街道,最后教会小朋友们的道理其实是爱护环境人人有责,大家都为社区清洁付出一点,生活就会更幸福。
所以,是京香妈妈想多了吗?也不能这么说。
考虑到崩太和朋友不是专业的清洁工,所以他们打扫街道应该算是在做志愿者。这样一来,不求回报是没有问题,但不能强调这是“工作”,工作本身就有拿劳动换取回报的概念。当然,这不是一本经济教科书,是一本小朋友看的道德教科书,是会简化一些词汇,但有些概念还是不能模糊的。否则,小朋友可能从小就会分不清有偿和无偿的界限,不知道什么是义务什么又是权利。
说起来,你们有想过为什么日本的百货公司通常八九点就关门吗?我们曾经问过在日本打工的中国店员,他们说,这是因为日本的服务行业人员的工作强度特别大,所以这其实就是一种反劳动剥削的做法。
总之就是,在工作这件事上,体贴敬业不代表无私。但反过来,需要在工作场合之外由个体影响他人的时候又不能自私。
哎,要让小朋友分清这些事的道德观念好像是有点难哦。
题图:GIPHY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