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过烘焙也听说过拖延,不过“拖延式烘焙”是啥?纽约时报最近的一个报道提到,一些人热衷于以一种极其缓慢精致的步骤做烘焙,并把过程和结果拍照上传社交网络,Instagram 上对应的标签叫 #Procrastibaking(拖延+烘焙)。
实际上,这儿的“拖延”有两层含义,除了慢吞吞的过程,还有“借着烘焙这件事逃避其他事情”的意思,比如纽约时报这篇报道的标题干脆直接就叫,“既然你有拖延式烘焙这件事可做,为什么还要工作呢?”
拖延和逃避是早就有的行为,不过现如今,人们和拖延有关的新习惯被越来越多地注意到并用固定说法概括。比如 urban dictionary 里,procrasti-progress 指的就是“为了逃避一件不想做的任务,做掉了不少有用但不重要的事情”。
心理学家说,这种行为的产生是因为拖延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有关,而 procrasti-progress 会让你专注于当下,忽略不确定带来的焦虑。比如在报税、考试周甚至大选之前,#Procrasti+XX 标签下的内容量会增加。
结合纽约时报对“拖延式烘焙”的介绍以及我所的日常观察,我们发现,人们在拖延的时候会“procrasti-”的事情具备这些特点:
- “仪式感十足”是选择“拖延的时候干嘛”的加分项,比如拖延式烘焙火起来的一个意料之中的原因就是,过程中产出的照片适合发社交网络;
- 虽说拖延时做的事情并非毫无价值,但仪式感往往也意味着“没有那么紧急和必要”。比如同样是使用烤箱,人们在拖延的时候可能会更倾向于烤一个复杂的彩虹蛋糕,而非加餐吃的马铃薯;
- 在家工作为这种行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在家工作的人也成了“拖延式XX”的重灾区;
- “拖延式XX”的流程中不能包括“出门买原料”之类的事情,因为不想破坏宅在家里完成全过程的节奏;
- 拖延者可能会遵循一种独特的行为模式,把干正事和磨蹭结合起来。比如在等待面发起来的过程中飞速写完报告提纲,在把做好的一堆半成品扔进烤箱定时之后开始找 PPT 模板——而且,会意外地发现比坐在那里做一天 PPT 效率更高,尝到甜头之后下次写报告甚至会考虑开始花上三天时间做个步骤复杂的马卡龙;
- 而磨蹭的时候会做的那些“有点用但没那么紧急和必要”的事情,在没有正事的时候从来不会想着开始做;
- 最终事情做成什么样不太确定,但“逃避真正工作”带来的负罪感通常真的能减轻不少。
除了烘焙,我们还整理了现如今人们在拖延的时候可能会耍的那些花样,如果把它们按照危害程度从小到大排序,大概是这样的:
1.拖延式做家务
日常生活中还有什么事情会比做家务更让人想逃呢?当然是做作业、写论文或者工作了。
能够让人更快逃离心烦意乱状态的家务活动当然也是那种不需要付出太多努力就能立马看到成效的,比如阅读“断舍离”教程之后把看不惯的衣服打个包预备扔掉,然后把留下来的衣服按照日式叠法整理好竖着放进抽屉。
以及根据上面提到的拖延者行为模式,把衣服丢进洗衣机之后在等它们洗好的那四十分钟里赶紧集中精神写几段论文也是不错的选择,毕竟这可能是一天中效率最高的四十分钟了。
甚至被客户的无理要求逼急了,扔下工作去把碗池里三天没洗的脏盘子一下子洗完也没啥不可能。
不过总的来说,在拖延的过程中把家务做掉还算得上是一种有益、良性的拖延,堪称拖延界的榜样了。
2.拖延式整理文件
在逼着自己完成工作的过程中,你可能会先完成这些事情:
- 把电脑桌面从 100 个乱七八糟的文件变成 10 个文件夹;
- 体验按使用频率、按功能、按首字母、按颜色哪种手机 App 分类方式更适合自己;
- 给微信里最近工作上加的四十个新联系人加好标签,定好朋友圈分组。
而在平时没啥正事干,觉得电脑桌面有点乱的时候会想,整理文件什么的,留着等我明天要开工的时候做吧。
3.拖延式刷公众号
论文写不下去,把之前号称“闭关写论文”时期取关的几个娱乐、穿搭、非虚构公众号全都搜索回关,甚至恨不得留言问“你们最近更新频率怎么这么低啊”。
而在还没有公众号的时候人们都在看什么?可能是报纸的中缝和副刊。Science of us一篇文章中解释了“为什么有人爱看报纸上的讣告”:人们几乎本能地对“好故事”有需求,而讣告以回忆的形式简述了一个人的故事,而且比起传记和小说更简单易读。作者在文中还提到另一个阅读消遣方式:看卖房、租房信息。(现在更可能发生的情况是,近期并没有搬家打算,却在房产中介网站上浏览新上的可租房型、装修,甚至开始脑补自己住过去之后怎么上班、去哪里吃饭) 。
4.拖延式看剧
拖延式影视剧观众大体上分两种:狂欢式刷剧者在声称“昨天加班了一个通宵”的时候,其实用通宵的前八个小时看完了一整季新出的美剧,而“娱乐积压”看剧者保留着一丝“千万别在工作没做完的时候就开始刷剧”的良知,却(也花了不少时间)保存了各类值得看的影视剧榜单甚至提前收藏了剧评。
5.拖延式阅读、看小说
不想干正事的时候当然也可以翻开手边的书。不过,由于翻书的时候还记挂着手里积压的工作,看书的心路历程差不多是“沉不下心来,先把前言和后记、书的目录和插画给翻了吧”“上豆瓣/亚马逊查一下这个作者还写过啥,还有哪些类似风格流派的作者,加到待阅读清单里面去”。
6.拖延式使用社交网络
Urban dictionary 还提到了一个叫做 procrasti-snapping 的说法,指的是拖延的时候在 Snap 上疯狂地发图片和视频刷屏。类似地,拖延式使用社交网络的行为还包括发朋友圈抱怨工作量之大,并同时告知大家“打扰了,发完牢骚就删”(或者干脆给自己的朋友圈设成三天可见)。
当然直接打开对话框聊天的,根据关系亲疏程度的不同,聊的内容可能是:
- 给好友连发十条信息,中心思想不外乎于“我不想做 PPT 啊可是三小时之后就要交了我还连模板都没有找,怎么办我正在客厅里着急到转圈”;
- 看这个段子、表情包(啥都不说直接甩过去);
- 发餐厅链接给朋友“我们过完忙季一起去吃”;
- “诶老同学三年没联系了你最近好吗在做什么?”
这种行为的危害性主要取决于你朋友圈观众和聊天对象的耐受力,不过通常不低。
7.拖延式购物
在把社交网络都看到没东西可刷的时候,你可能只剩下电商收藏店铺的上新可以刷。
可能最初只是带着 window shopping 的心态,不过逛的过程中总归会顺手买下一些自己并不需要的东西。啥正事都没做还花了钱,同时可能还会安慰自己“买得开心就好”,在各种拖延行为中可以算得上处于危害性顶端了。
题图、插图来自:Giphy © Snow White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