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金融行业的执业者反复强调理财不是有钱人的特权,好向普罗大众推销理财产品,但还是有 45% 的美国人认为,把他们挡在理财这件事之外的,不是不懂如何制定理财计划,也非难以按计划行事,而是没钱可理。
金融服务公司 Charles Schwab 本月发布的 2018 现代财富指数显示了这一结果:有 75% 的被调查者不会制定书面财务计划,而他们中有接近一半的人将其归因为没钱。
这份报告的结果来自 1000 位 21 到 75 岁的美国人参与的调查,他们分布在美国各个地方。 Charles Schwab 分四个方面进行打分,包括目标和财务计划、储蓄和投资、妥善执行,和达到财务目标的信心,并比对了不同年龄段的美国人对财富的不同看法。
年龄的分段方式遵循常见的千禧一代(指 1980 年到 2000 年前后出生的人,年龄在 18 到 38 岁)、X 世代(指 1966 年到 1980 年前后出生的人,年龄在 38 到 52 岁)和婴儿潮一代(指 1946 年到 1964 年前后出生的人,年龄在 54 到 72 岁)。
这份报告显示,64% 的千禧一代相信自己有生之年会变得有钱,远远超过婴儿潮一代。只有 22% 的婴儿潮一代会有这样的想法。这当然和所处的年龄阶段有关,婴儿潮一代最年轻的也已经 54 岁,财富改变的可能性较小。
不过,报告同时指出,千禧一代有更好的记账和制定书面财务计划的习惯,这能帮助他们更好进行日常理财。千禧一代中有 49% 会定期调整投资组合,超过婴儿潮一代的比例 43%。但在 2017 年,受访的千禧一代不如 X 世代和婴儿潮一代还贷更准时,而且后者更倾向于一次还清。
千禧一代的乐观倒是很符合财经作家 Fran Lebowitz 对美国人财富观的看法,她谈及宣扬致富的《福布斯》杂志时说:“哦,拜托,美国人才不仇富呢;相反,他们是想成为富人。每个美国人都相信自己马上就要发财了,这点上他们是绝不会变的。”
而根据这份报告,可能还有另一个原因,他们对多少钱算“有钱”的要求降低了。千禧一代认为,拥有 130 万美元总财富可以达到财务舒适,200 万美元称得上富有。但婴儿潮一代认为,财务舒适的标准是 160 万美元,而富有的标准是 270 万美元。总的来说,平均的富有标准为 240 万美元,和 2017 年发布的 Charles Schwab 财富指数一致。
这些“富有”的理想数据远远高于美国家庭财富的现有平均水平。美国人口统计局每两年半到每四年进行一次家庭财富资产调查,对 14000 到 53000 户家庭进行访问。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13 年美国家庭财富的中位数为 8 万美元,是这份报告中平均富有标准的 1/30。
在湾区,理想看起来更遥不可及。 Charles Schwab 2017 年的报告显示,需要有 420 万美元才能在湾区称得上有钱,一年前,这个数据是 600 万美元。
但美国家庭的整体财富状况也在改善,美联储的一份报告显示,从 2013 年到 2016 年,美国家庭收入的中位数上升了 10%,平均数增长了 14%。
Charles Schwab 的财富指数报告还揭示了人们如何理解财富的真谛。18% 的人认为富有是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但更多的人(28%)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活得没有压力。
不过“小确有钱”的时刻还挺多,吃得起餐厅、外卖,买得起视频网站和音乐流媒体的会员,能在健身房办卡,都算。
制图:吴羚玮
题图来自 Pxhere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