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游识猷的微信个人公众号“养个智人”,未经许可不得进行商业转载
总结一下一本奇书——《教养的迷思》。
(很担心聊完以后我还怎么写发展心理学方面的文章? _(:3」∠)_
(但真的很有意思所以还是聊聊吧。
(以及,本文信息量很大因为努力用最短篇幅总结了一本书,需要找原始论文原始研究的请翻原书。_(:3」∠)_
先介绍一下作者朱迪斯·哈里斯(Judith Rich Harris),她在哈佛拿了心理学硕士,没拿到博士,毕业后没有在学术界继续研究,而是去当全职妈妈,养大了两个小孩后,她又重回职场,靠编写心理学教科书赚钱。
然后有一天她忽然觉得不再相信自己读到的一些心理学论文了。
不是论文的数据有造假,而是她不同意论文对数据的解释。
1995年,她写了一篇论文《小孩的环境到底指什么?发展的群体社会化理论》( Where is the child’s environment? A group socialization theory of development)发表在了《心理学评论》(Psychological Review)上。那篇论文引起了很大轰动,被引用了两千多次,被美国心理学会评为“心理学优秀论文”。
那年她57岁。
几年后,她又把自己的想法写成了书,就是这本《教养的假设》,这本书同样引起了很大轰动(争议),也被引用了两千多次。
在发展心理学界掀起惊涛骇浪的哈里斯,看上去完全是个无害的老奶奶~
因为哈里斯认为,统治发展心理学界的“教养假设”是错的。
“教养假设”是什么呢?简单概括下大概是——
如果父母能很好地管理自己的生活, 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用爱与尊重来对待孩子,通过这样的“好教养”,孩子就能适应这个社会、管理好自己的生活、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听起来非常有道理对不对?完全没有问题对不对?
哈里斯的反驳又是什么呢?
①如果父母能很好地管理自己的生活,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那么孩子的确更可能也这样——但这往往不是因为父母给了孩子好的教养,而是因为父母给了孩子好基因,以及好的环境。
②这里说的环境不是家庭环境,不是父母的教养方式,而是社区环境、学校环境,以及最重要的,孩子跟怎样的同辈群体相处,孩子认同了怎样的同辈为“自己归属的群体,自己应该模仿的榜样”。
孩子不是被父母教导着适应社会的,他是在外面的同龄人群体里找到自我,在社区环境里适应外界文化,从而成为社会的合格一份子的——这就是哈里斯的“群体社会化理论”。
有什么证据说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社会化没啥影响?
哈里斯所依据的主要是两大领域的研究,一是行为遗传学,二是犯罪学。
这些学科的许多论文有这样的发现——
①就“孩子能不能长成一个适应社会的大人”这点来说, 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夫妻关系好坏、母亲是全职妈妈还是职业妇女、小孩出生后没多久是自己照顾还是送托儿所、家里有没有父亲存在、母亲是异性恋还是同性恋……统统没啥影响。
②就孩子的人格特质来说, 出生顺序(在家里的排行是老大、老二还是最小)没有影响。 独生/非独生没有影响。
同一家庭内收养来的子女(彼此间无血缘关系),长大后的智商、人格的相关度基本为零。
生活在同一个家庭的同卵双生子之间的相似性,并没有高过在不同家庭中长大的同卵双生子。
③养子/养女的饮食习惯不受养父母影响。
肥胖的父母会有肥胖的孩子,这不是因为他们给孩子吃太多东西,也不是因为他们是坏的榜样。肥胖主要是遗传使然。
目前还没有证据显示父母的行为对孩子的体重有长期的影响,却有很好的证据显示父母的行为对孩子的体重不会产生长期的影响。
④如果人格测试和童年创伤测试分开做,则人格与童年创伤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
家长不在孩子跟前时,或者孩子没特别回想起家长时,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就会消失。
回到原来的家里时,情境会让你的“家内人格”出现。如果你不再回家,你在家中养成的人格可能会永远消失。(对原生家庭实在非常糟糕的人来说,这绝对是好消息。)
⑤人际关系(包括与父母、与朋友、与恋人)关联着强烈的情感反应,因而往往占据我们的思维和记忆,然而,人际关系对我们的成长并不起太大作用。
友谊对人格不会产生永久的影响,相反,对群体的认同,被群体接受或排斥,则会对人格产生永久的影响。
⑥父母教养子辈的方式,不太影响子辈教养孙辈的方式。
人们教养孩子的方式与他们的朋友、邻居、当时正权威的专家的方式一样,而不是沿用自己父母的教养方式。
⑦语言问题。
–移民的幼年孩子,学习第二语言时不受父母口音影响。
–即使父母不教孩子说话(比如,聋哑人父母无法教正常孩子说话),孩子长大后依然能习得流利的母语。
–要想知道谁使得这个孩子社会化(谁给这个孩子传递文化)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听她说话。她习得语言和口音的地方,就是她习得文化其他方面的地方。
⑧当一个家庭移到另一个社区,父母与该社区格格不入、不能称为当地父母群体中的成员,他们孩子的行为就会发生改变。这些孩子的行为就会变得与新的群体成员的行为一样。
为什么家长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发展影响不大?
哈里斯的看法是——
①教养方式其实根本就不是父母单方面可以决定的,孩子的天性(即遗传)会影响父母对待ta的方式(间接基因效应)。
同一个家庭里的兄弟姐妹,由于天性不同,父母对待他们的方式往往也不同(父母的确会有偏爱,但偏爱也往往是因为不同的遗传,比如有的小孩就是长得更好看一点…)。
欧美中产阶级父母几乎都想以“刚刚合适”的方式来教养孩子,如果他们采取了“过严”的教养方式,常常是因为那个孩子天生桀骜不驯。
听话孩子的父母不会意识到监控孩子的行为多么需要孩子的配合与合作。一个不愿意配合的孩子是无法监控的。能被父母监控的青少年是那些愿意被父母监控的,而恰恰他们最不需要监控。那些最需要父母监控的青少年,他们的父母往往无能为力。
②一个孩子的目标不是成为一个成功的成年人,就好像囚犯的目标不是成为一个成功的看守一样。孩子的目标就是成为一个成功的孩子。
很多时候,孩子并不模仿父母的行为方式。在大多数社会里,小孩子行为像大人的话会被认为是无礼的。“大人有大人的规矩,小孩有小孩的规矩”才是更通行的准则。孩子最喜欢模仿的是比自己略大的孩子,或者孩子群里“最酷”的孩子。
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是孩子认为自己所属的同辈的“心理群体”。对孩子来说,同辈群体是一个具有“心理学意义”、是他们“主观上欲与之发生联系的”组织,他们还从群体中学到规范行为的规则、标准和信念等。同辈群体是塑造儿童行为和改造他们性格的地方,是决定他们长大以后成为什么样人的地方。
不被同辈群体接受,并不意味着某个孩子不认同这个群体。即使孩子被某个群体排斥,假如他认定自己应该属于该群体,他依然会受该群体影响。
造成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最主要原因是同伴冲突或同伴虐待。但和家庭暴力相比,同伴欺凌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③为什么孩子不模仿父母?
–孩子的未来不取决于父母有多么爱他们,而取决于他们与集体中其他成员能否和谐相处,尤其是与同辈人的相处,因为他们要与同辈人在一起生活一辈子。
–如果父母不是社会认为的“正常人”(比如,罪犯,酗酒等),模仿父母就会给孩子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孩子模仿父母时其实非常谨慎,只有当父母的行为与社会上其他人一致时,孩子才会模仿。
–孩子也不是完全不模仿父母,凡是文化中涉及在家里做的事情,父母都有影响力。任何在家里学到的、在家里保留的东西,基本上都是父母传授给孩子的。例如,如何持家,如何烹饪。
然而人不会将自己在家庭情境里学到的东西自动迁移到社会情境里去。人们习惯不同的情境有不同的规范和奖惩规则,要用不同的方式去应对。
父母的确对孩子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只有父母跟孩子在一起时”或者“孩子处于家庭情境里时”才显现。
④父母的影响力如果太大,对孩子未必有好处。这是因为——
–行为遗传学家大卫·罗(David Rowe)指出,只向父母学习的倾向会阻止孩子学习社会中其他人的新思想和新观念。年轻人有更多创新。向同伴学的东西会更适时,与当下情境有更好的契合度。
–孩子受外面影响能增加家庭内部的多样性,从而使家族成员有更广泛的技能和知识基础,让整个家族更适应环境。
–设计和规划由父母培养孩子,是没有演化意义的,因为孩子不一定有双亲来抚养他们。在古代,父母的死亡率很高。孩子存活率会随着父亲或母亲的死亡而下降,但不会降到零。在狩猎采集社会中,孩子的生存更多依赖的是集体,而不是父母,即使父母死了,只要集体还在,孩子就有机会生存。孩子最大的愿望是尽快成为集体中的合格成员。
–父母的利益不一定与孩子的利益一致。每一个孩子都希望得到家庭中更多的资源,而父母认为资源应该分配到最能产生效益的地方。
所以父母对孩子的未来没啥影响吗?
当然不是。
你还有遗传啊!
而且——
①父母的教养方式虽然不能决定孩子未来在社会上的发展,但会影响父母跟孩子之间一辈子的亲子关系。
父母没有办法决定外面的世界怎样对待孩子,但是有很大的权力决定孩子在家里是否快乐。
极端虐待孩子的父母当然会危害孩子的未来,造成对大脑的长久伤害。但是普通正常范围内的教养方式差异,不会对孩子造成终身影响。
再打个比方,就像你对待你的伴侣的方式会影响你们之间的亲密关系,但正常情况下不太会影响伴侣在社会上的人格(除非你极端虐待你的伴侣)。
②父母有选择孩子的同辈群体的能力。
至少在孩子童年时期,父母可以决定孩子的同伴是谁。只要搬到一个不同的社区,或选择一所不同的学校,父母就可以改变孩子的生活轨迹。
如果孩子总是被人欺负,家长应该考虑搬家换学校。一般来说,搬家对孩子不利,因为他失去了同辈群体、失去了在同辈群体中的地位。但如果同辈群体让他过得很痛苦,并且他在群体中没有任何地位,搬家对他来说不是一件坏事。
③父母能改善孩子外表,减少孩子被群体欺凌的风险。
让孩子看起来正常、有吸引力,因为外表的确很重要。“正常”指给孩子穿其他孩子都穿的衣服。你可以做这样一些事情,让你的孩子具有“吸引力”,例如,带有皮肤问题的孩子去看皮肤科医生,带牙齿不整齐的孩子去看牙科医生。如果你能负担得起,或健康保险可以支付的话,带脸部畸形的孩子去做整形手术。
也不要给孩子起一个很奇怪或很土的名字。
孩子不希望自己与众不同。在群体中,与别人不一样不是一种美德。
总结时间
一,父母没有能力塑造孩子的人格。
在人格方面,孩子与父母相像有两个原因:因为他们继承了父母的基因,也因为他们同属于一种文化或子文化。
以为自己可以让孩子成为我们理想中的人——这完全是家长的错觉。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存在于家里,但世界才是孩子度过余生的地方。孩子的社会化与人格发展,是在家庭以外、与同辈在一起的体验塑造的。
二,为什么行为遗传学跟发展心理学研究出来的结论大不一样?
是啊,科学研究就是这样的啊,互相矛盾互相冲突,彼此挑错彼此推翻。
如果对行为遗传学感兴趣的推荐拓展阅读普洛明(Robert Plomin)的《行为遗传学》,他是这个领域最牛的研究者了。
三,我自己会继续看发展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吗?
还是会。
因为①至少可以改善亲子关系嘛,②在不会搞到我自己精疲力尽的前提下,按照其中的一些建议去做也没有坏处啊。
不过,我应该会更注意学区房的消息,再大点就送啾啾去学巴西柔术,以及以后让她自己挑“大家都在穿的衣服/鞋子/背包”吧……
四, 妈妈们请记住,如果费劲养出来的孩子还是不尽人意,不要责怪自己。这不是你教养方式的错,是社会和(另一半)遗传的错!一定是! _(:3」∠)_
参考资料
(美)哈里斯著. 教养的迷思 父母的教养方式能否决定孩子的人格发展?.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