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学院必须等到重振信心,或是正式上轨道之后再颁发。这就意味着,2019 年可能不会是最后的期限。” 诺贝尔基金会执行官拉斯·海肯斯登(Lars Heikensten)于 25 日接受瑞典电台访问时说。
拉斯·海肯斯登并没有夸大其词。目前,这个颁发诺贝尔文学奖,并且拥有古老历史的瑞典学院,正面临一场百年来从未经历过的风暴––同样是由 #MeToo 运动所燃起的大火所及。
5 月 4 日瑞典学院发表声明表示:“瑞典学院需要时间进行补强、招募更多成员,重建民众对瑞典学院的信心。而这是出自于我们对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诺贝尔基金会以及大众的尊重。”
这份声明中直接点出瑞典学院最大的危机来源––低声誉、低信心以及人事问题。
去年 11 月,瑞典媒体《每日新闻》爆出新闻表示,18 名女子出面指控现任院士卡塔琳娜·佛洛斯登松(Katarina Frostenson)的丈夫让·克劳德阿尔诺(Jean-Claude Arnault)于 1996 年到 2017 年间,多次对女性进行性侵与性骚扰。
这名 70 岁的法国知名摄影师让·克劳德阿尔诺,长期与瑞典学院关系密切,除了因为妻子是院士,他所经营的一个名为 “论坛”(Forum)的社交俱乐部背后的资金,也有一部分来自于瑞典学院,并且由佛洛斯登松以及克劳德阿尔诺两夫妻共同经营。
对于瑞典人来说,瑞典学院向来有着崇高并且令人引以为傲的地位,人们倾向于以更高的标准检验瑞典学院对此事的处理态度。
不过由于一连串的丑闻接连爆出,使得院士们纷纷对于学院内部的问题,以及被重创的声誉表达意见与看法,这在过往都是相当罕见的事。
4 月 6 日,三名重要院士,包含克拉斯·奥斯特格伦(Klas Ostergren)、谢尔·埃斯普马克(Kjell Espmark),以及皮特·恩格伦(Peter Englund)先行公开宣布请辞。隔了几天,瑞典学院的首位常务秘书长萨拉·达尼乌斯(Sara Danius)因此事遭到降职,接着公开请辞。
萨拉·达尼乌斯的遭遇似乎触碰到了瑞典社会的敏感神经。部分民众集结在瑞典学院外抗议,表示为何一名男性所捅出来的偻子,最终却要由女性替他承担过错。这样的事件是否时常上演。
与此同时,瑞典的企业部部长 Mikael Damberg 于 Twitter 上发布一张照片,内容是他穿戴萨拉·达尼乌斯的蝴蝶结象征,以示声援。
萨拉·达尼乌斯请辞之后,另外两名院士也公开请辞,也就是说,此次性骚扰丑闻一次造成六名院士出走。
按照现行的规定,瑞典学院共有十八名院士且都是终身制,必须等到院士过世,才可以选出另一个院士。此前,院士们的公开请辞,技术上是指“放弃参与院内事务”。另外,根据现行规定,如果要新增院士,必须经过至少十二名院士的投票,然而目前学院只剩下十位院士参与日常事务。
知名编辑兼出版商马茨·斯维夫斯(Mats Svegfors)曾就此事件发表评论,他告诉《纽约时报》这一事件可能会损害整个瑞典,“机构犯错会让我们对其逐渐失去信任,而这又会让我们社会丧失信心,”
为了挽救瑞典学院的声誉,作为瑞典学院的最高赞助者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Carl XVI Gustaf),公开表示将更改瑞典学院从建立初期就立下的规定,将允许院士得以辞职,以及新增院士。
尽管瑞典学院告诉民众,目前评选的过程将会如期进行,但就现阶段的混乱局面,在新规尚未出炉以前,瑞典学院应该相当难给出一个具体颁发诺贝尔奖的日期。
题图来自 Clem Onojeghuo on Unsplash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