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olingo (多邻国)是个 7 岁的外语学习应用,它一直靠游戏式的闯关课程和永久免费吸引着好学者。如今有超过 2 亿名全球用户学习着其上的 31 门语言——包括虚构语言高等瓦雷利亚语(《权力的游戏》)和克林贡语(《星际迷航》)。
去年夏天的 E 轮融资后,多邻国的总融资达到了 1.08 亿美元,市值超 7 亿美元。和各种语言 app 和在线教学相比,它是比较长寿的那一个,这和它及时转变商业模式有一定的相关。
联合创始人 Luis von Ahn 透露,现在多邻国的核心是“众包”(crowdsourcing),但它并不是最初的模式。他们本来靠翻译服务赚钱——用户们在程序的帮助下学习新语言,在此过程中为公司客户们“翻译网页”;课程材料则来源于博客、维基条目、商业广告、新闻报道以及其他免费内容。
von Ahn 对众包并不陌生。他是 2003 年 ESP Game 的发明者,通过让网友给图片打标签的方式来完善图片搜索功能(后来这项技术被 Google 收购,更名为“Google Image Labeler”)。他继而设计了 CAPTCHA,依然是让众人解读文本以提高书籍数字化的准确度。
2015 年之后,翻译赚钱的模式被放弃,因为多邻国打算着重发展全球用户。如果要服务于全球用户,那么其内部制作课程的进度就显得太慢了,成本也过高。他们认为达成这一目标的唯一有效方式是“免费生成内容”。
这意味着志愿者将担起设计课程的重任。其实在多邻国的 100 多个员工中,超过半数都是工程师,只有 3 个人在运营志愿者社区,总共只有 6% 在做产品和研究型工作,还有一些语言专家作为外援顾问。
志愿者中有语言爱好者和语言专家,在通过网站申请后分组创作课程,此前还要接受多邻国关于性别、多元和文化敏感性的规则训练;两个“工种”分别是内容创作者和监管者,一人主管 3-10 人的创作团队;志愿者按照自己的节奏工作,一名全职志愿者一般要花 4 个月才能完成一门课的设计,其中包括 400 课、超过 2000 个单词和 10000-20000 个例句。
这些成果会被录入多邻国的数据库“孵化器”,会有团队审核课程,并在其中添加来自员工或顾问的修改与补充。调整后的 Beta 版会提供给乐意试用以帮助提高新课质量的用户,然后再面向全部用户开放。程序将根据用户的个人信息和过往表现为其生成个性化的课程。
多邻国认为,这种方式对于志愿者和学习者来说是双赢——志愿者的履历上有了漂亮的一笔,且工作受到 CC 版权协议的保护;多数时候多邻国并不付给志愿者酬劳,所以成本在降低,用户也得以继续享用免费服务。
他们当前的盈利来源于广告收入和去年推出的 App 内付费订阅(多了离线课程和去除广告功能),另外也会为英语能力认证测试收费。多邻国没有过公布具体的营收,但预计可以在 2019 年实现盈利。
使用过多邻国的用户都有感触,他们的课程设计并不传统,除了教授单词和习语外,其实欠缺十分关键的语法指南。它能让新手在短时间内初探一门外语,但是只能作为辅助教材。
不过语言学家认为,尽管志愿者设计的课程不见得很好,但即便是最专业的人也无法找到教授外语的完美方法。它不能给“认真想学外语”的人提供足够的教学,但已经完成了一项挑战,那就是让普通人为学外语而兴奋。
题图来自 Slashgear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