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收纳,必提日本
但脱离时代背景谈整理收纳
那都是耍流氓
收纳,是一件很小的事,是复杂的社会大环境影响下所产生的一个微小动作。如果你认为日本人之所以精通收纳术,是因为他们住房面积小、经历了金融危机、生活朴素简约等寥寥几点理由的话,那么,是时候换个角度认识日本收纳了。
了解日本收纳整个行业的进阶历程,其实是梳理日本国民消费观念和生活理念的变化。所有的过去都让我们长成了现在的样子,这句话放在收纳史上同样成立。
读完此文,大家就能理解为什么日本收纳理念和技巧,照搬到国内没法落地。表面看起来,国内基础设施已经跟日本同步,甚至高楼大厦更多,但对于生活发展进程上,我们还在追赶的路上。
文章很长,有兴趣的话继续翻滚吧~
1940-1960年代 东洋奇迹,将生活变成社会学科
我们今天所谈的日本收纳,其发展始于二战后。
在战争中被打回石器时代的日本,除了天皇的皇宫,基本无一建筑是完整的,但在战后,日本政府全力发展经济,利用美国援助,经济不但快速复苏并超过了战前的经济规模,实现了被称为『东洋奇迹』的复活。
这个阶段,冰箱、洗衣机和电视机这三件大家电销量惊人,那时日本社会的关键词是『奉献与家庭』,日本人多重视家庭生活呢?1947年,日本教育部将家政作为中小学必修课,传授家庭生活的意义,家政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多所大学设立家政学科,虽然那时候的家政相关知识主要指的是料理和服装,整理收纳这个概念并不包含在内,但,生活,俨然成为一门需要学习和研究的社会学科。
除了大学,传统媒体对生活的高度关注也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的读者,开创心动收纳法的日本人气收纳教主近藤麻理惠曾公开表示自己儿时就特别偏爱《ESSE》、《橙页Orange Page》等主妇类杂志,这是她收纳研究最初的导师。
日本最早的生活杂志是1948年创刊的《优雅生活手册》,主要围绕家庭生活展开,包括当季料理、甜品制作、家务技巧等等,现改名为《生活手册》。
经济高速发展着,住宅紧缺的问题随即暴露,特别是工业发达的几个大城市,这和中国轰轰烈烈的城市化进程十分相似,农村的人涌进城市,小城市的人涌进大城市,在这过程中住房问题就凸显出来了,于是1955年,由政府牵头,开始了大规模的住宅建设,一栋栋住宅楼靠在一起聚成一团,因此也叫『公团住宅』,而,这就是系统化收纳成形的一个契机,毕竟模块化收纳这种东西是怎样都很难在农村这种家家住别墅的地方兴起的。
当时的公团住宅之豪华,不仅有抽水马桶、浴缸、大阳台、开放式系统厨房等基本配备,系统化的配置以及合理的设计理念,这一切的一切为未来日系收纳术的发展做了一个良好的铺垫。
1964年10月10日,标志着日本近代化开始的东京奥运会开幕了,日本各个城市开始热火朝天的进行城市化建设,1968年,日本全国的住宅户数量已经超过家庭总数。
1970年代 产能过剩,高速发展后的深刻反思
70年代的日本发展速度开始放缓,日本经济进入一个稳健发展阶段,一边是物资极度丰富,另一边则是严重污染和大肆浪费,在这样扭曲的时代背后,日本人对生活的需求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1970年,日本跃居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日本国民对未来充满信心,所有人都坚信明天会更好,日本就此进入大举买进的消费时代,大件白色家电一个接一个地进入家中,一家一辆车的景象成了常态。
好景不长,1973年的中东战争,导致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次年,日本经济创下了战后头一次负成长的记录,从1956年开始维持了十多年的高速经济成长就此结束。
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虽然造就了高速的经济增长,却也逐渐成为了阻碍日本经济发展的包袱,严重的产能过剩使得大气和水污染日益严重,当时的工业城市神奈川、千叶以及大阪不分昼夜,黑烟滚滚,城市白天能见度只有30-50米,从那时候开始,日本国民开始常年生活在雾霾与黑烟中,前后和雾霾死磕了近50年,从2000年开始,这些城市的空气才开始逐渐变好。
被各种污染所包围的日本国民,发起关于大气污染的居民运动,政府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在1978年,仿效美国推出加强汽车尾气管制等各项法规,此后日本国民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开始崇尚更为天然健康的产品,自然、简约、有机、原材料、绿色环保等关键词被不断被提及,这样的观念被带入了日本国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1979年,强调极简主义和无标识的无印良品(Muji)成立,无印良品主张避免生产和包装浪费的反品牌战略,吸引了一大批忠实用户,这个没有品牌的日本品牌在随后的近40年里,逐渐塑造了一种以简单自然为导向的生活理念。
1980-1990年代 泡沫经济,疯狂消费的畸形时代
八九十年代的日本是个极端的日本,有天天过年晚晚过节的,也有家破人亡破产背债的,这二十年,被称为『失去的二十年』。
1985年,日本签订广场协议,协议签订前1美元换240日元,协议签订后1美元换120日元,日本的购买力一夜之间翻了一倍,1988年初,日元继续高歌猛进,汇率最高竟高达1美元兑换80日元的地步,购买力翻了三倍不止,日本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土豪,日本人仿佛能买下整个美国,“美国正在变成日本的第四十一个县”。
1989年,漫画家堀田かつひこ推出的搞笑讽刺漫画《歐巴桑大队》,深刻描绘了一位叫小畑绢代的大阪中年妇女的日常生活。漫画中描绘了当时日本火热的家庭海外旅行, 公共场合插队、高声喧哗、乱扔垃圾、乱拿公物、疯狂扫货,这些乍一看还以为是中国大妈行为的词汇,却是当时日本人在海外真实写照,日本女人买了70%法国生产的LV手袋。
1989年5月,日本转入金融紧缩,经济增长急刹车,几乎陷于停滞,日经平均股价一路下跌,大量资产在短短一两年间化为乌有,许多家庭沦落为背债者,日本经济开始长期衰退。
这段经历对于日本国民造成的影响有多大呢?以著名男星阿部宽举例,1987年,他把成名后赚到的钱全部投资房地产,泡沫破裂后,欠下了数亿日元的债务。经济复苏后阿部宽虽然仍然走红,但表面上是大明星,私下却过着穷困的生活。直到2007年,他才在公开场合向媒体开心地宣布:“终于把债务都还完了。” 苦熬了28年。
泡沫经济崩溃时期,日本国民天天精打细算想着怎么存钱,消费支出大幅缩减,主打“100日元商店=多种实用产品”形象的大创第一家『100日元店Daiso Shop』成立,物美价廉经济实用的百元店产品深受日本国民的喜爱。(100日元约等于人民币5元)
1991年,在泡沫经济影响下的日本消费文化发生了彻底且深远的转变,由疯狂买买买到崇尚自然简约,再到实用至上,一步一步造就了各式各样的生活美学达人——整理收纳师。
1995年,有着日本收纳教主之称的近藤典子与主妇之友社合作,首次出版介绍各种收纳技巧的书籍《家庭收纳1000例》,整理收纳这个词,正式进入日本国民的生活中,各种收纳工具被创造出来。
戳这里《日本“万科”与她联名造房子》了解关于近藤典子的更多信息~
1997年,因为日本社会的消费萎缩,优衣库转变目标,主打为客户提供低价格、高品质的产品,这样的品牌形象转换获得成功,次年营业额达到高峰,定位为“快时尚”的优衣库凭借精准的定位和简洁明了的广告宣传,成为了全球知名的服装品牌之一。
2000年代 科技发展,倡导可持续生活
2000年代的日本面临着双重挑战,既要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珍贵的自然资源,面对土地匮乏和天然资源缺失,只能加强技术探索,短短十年内,日本就有10位诺贝尔获奖者。
2003年,Housekeeping整理协会成立,短短十余年,全国已有逾10万名人次取得该认证,“收纳”不再只是小众需求,而变成了日常生活必备常识。
2005年,爱知世博会开幕,将主题定为“自然的睿智”,会场内全面控制废弃物,提倡对建材的再利用和再生利用。
世博会的会场设立了12种垃圾箱,对铝材、塑料、筷子、纸杯等单独回收,禁止把塑料饮料瓶带进会场。博览会协会估算,展览期间,会场每天产生38吨垃圾,其中27吨可以再利用,另外5吨垃圾经发酵和高温汽化后用于会场内的新能源发电,其中日本馆100%的用电都依赖于此。
日本借机向世界展示了可持续生活的另一种可能。
日本科技一路狂奔,但国人对于生活的重视却未减弱。2007年,爱子公主正式成为初中生,雅子皇妃每天6时起床,为女儿准备上学饭盒,举国由上而下强调生活的仪式感。
在日本,几乎每个中小学都设有家政课,从初一延续到初二,由专业的家政老师带领着孩子们体验生活,学习生活技巧,孩子们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动手能力与实用技能,他们将生活视作人生必修课,而非抽象空洞的名词。
2010年代 安倍经济,进入整理收纳时代
2010年代的日本天灾不断,虽然日本经济在安倍晋三的一系列量化宽松政策之后有了一定的缓解,安倍的一系列具体政策内包括一项“加强女性再就业”,但随后震惊世界的311大地震却让日本国民对待生活更加理性与珍惜。
2010年,近藤麻理惠的《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出版。此书一经问世便畅销了190万本,被发售到40多个国家,连续获得亚马逊综合排名的第一。其后,不仅出版了续本、图册,甚至还拍摄成为人气电视剧。
在日本文化中,每个物品都是具有灵魂的。近藤麻理惠,通过直面自己的内心,追求收纳本质的方法,由此获得人生的新开始。这位83年的小女生一炮而红,各种综艺节目、新闻媒体的邀请络绎不绝。2015年,更是被美国《TIME》选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00人。在日本,得此殊荣的,除了近藤麻理惠,就只有村上春树了。
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东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及其伴随而来的海啸与余震所引发的大规模灾害,震撼每个日本国民的心灵,除了灾后重建工作以外,全国人民急需一个新系统反思人生,检讨过往所作所为。
山下英子在2000年就提出断舍离,教人减少欲望,放下执念,但与当时的社会气氛背道而驰,直到311大地震发生,一场心灵建设大浪潮在日本社会掀起,这几年去过日本书店的朋友,大概都见过铺天盖地的断舍离热潮。
2016年,由NHK电视台拍摄的日剧《我的家空无一物》,就是一部以311大震灾作为故事背景的生活剧,这部每集30分钟,一共就6集的日剧由真人真事改编而成,原著者主要讲述扔东西的心得体会和整理窍门。
这部堪称“断舍离”立体影像教学片的日剧,也让更多中国观众开始对整理收纳这个词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从2010年开始,日本的收纳整理师数量呈现井喷式增长,这些生活家们在生活中发现幸福,探索各种可能,在研究收纳方法的同时,也在摸索人生哲学,他们不仅影响着日本,更是将日本的收纳术传播到了海外。
收纳,不再只是技能和工具,而是一门生活的艺术,让人们得以在方寸间进退自如。
戳这里《日本收纳流派大盘点》,了解更多更详细的日本整理收纳师~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妍酱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