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类有了优越感这种情绪开始,鄙视链就已经贯穿了我们的生活。为了发现我们的生活里,是否还有哪些意想不到的细节也受制于这种微妙的社会现象,周一我所在微信公众号和知乎上发起了一项名为“最近,你都发现了哪些「当代鄙视链」”的征集,得到了大家的热烈反馈。
根据读者朋友们独立思考当代生活的结果,我们发现鄙视链的来源可能是外形、财力、学历这些所谓的“硬指标”,也可能是口味、爱好、风格等不太好量化的部分,后者更能体现这个时代我们认为什么是酷的,在本次调查中,它包括“和潮流保持一点距离”“尊重原创”等等。
鄙视链最密集的领域,同时也是当代生活中最日常、最容易与他人产生比较的波段。在开始展示之前,我们严正申明:你完全可以创造自己的鄙视链,请勿因为他人的链接顺序大动肝火并将他人纳入你的鄙视链。谢谢!
关于「当代鄙视链」,读者投稿最多的是:
论咖啡精的自我修养
@蘑菇。:喝手冲的>喝美式的>喝奶咖的>喝挂耳的>喝速溶的
@浮笙姑娘 Ophelia:星巴克星冰乐鄙视全家星冰乐,全家星冰乐鄙视北冰洋,鄙视光明大砖块。喜茶鄙视一点点,一点点鄙视 coco,喝无糖的鄙视微糖的,微糖的鄙视半糖和全糖的。
@Mr.Bonbon:喝咖啡:独立馆子>Costa>麦咖啡>便利店>星巴克>雀巢
@大道经帷:喝茶的-喝咖啡的-喝可乐的-喝冰红茶的-喝矿泉水的-喝白开水的-泡枸杞的
健身房里的鄙视江湖,并不是一条链或者一个环能形容的
@Jiaming.Shao:自己练成私教水平>工作室私教>健身房私教>网红团课>健身房有氧>运动app
@剖:举铁的鄙视跑步机的 跑步机鄙视跳操的 跳操的鄙视游泳的 游泳的不跟举铁 跑步 跳操的玩儿
@念雪:健身房的鄙视跑步的,跑步的鄙视光节食不运动的,节食的鄙视不减肥的……
@好奇心辞典:健身房里的鄙视江湖,并不是一条链或者一个环能形容的,举铁的重量派看不上小道具练操撅屁股派,跑步机哼哧派看不上卧推拗二头照镜子派,韧带瑜伽派看不上全身纹青筋的咆哮拉力派,CrossFit 派看不上傻跑听歌掉耳机派,而鄙视顶端和底端都是只出现一两次就从此退出健身房圈的逍遥派。
食堂二楼吃饭是讲究,一楼吃饭是将就
@大晕:红汤锅看不起鸳鸯锅 鸳鸯锅看不起清汤锅
@林途:在食堂鸡公煲窗口等饭人群中存在着——基础鸡公煲<加方便面的鸡公煲<加大白菜和方便面的鸡公煲<加两份鸡的至尊鸡公煲
@aware:食堂二楼吃饭是讲究 一楼吃饭是将就
@衡三:在我们学校大概是 吃外卖>吃教师饭堂>吃学生饭堂的自选>吃学生饭堂的六块八套餐>吃泡面加火腿>吃两块五的包装泡面
@小鸡农:12点午饭时间到了:还在认真工作的超过了饭点半个小时>到点准时吃饭的>11点半就不见人的
@TKO:网上看过一个,出处忘了,吃保定圆驴火的看不起吃河间长驴火的,吃二姐卤煮的看不起吃北新桥卤煮的,吃沙拉的看不起所有人
还有一些意想不到的领域
@许叶:夏天对付蚊子:用six god<上手拍(血腥)<一口气吹走…或者熏走<骂走<哄走<佛系忍
@Jen:生物实验室:做小鼠的瞧不起做鸡胚的 做鸡胚的瞧不起做斑马鱼的 做斑马鱼的瞧不起做拟南芥的
三位同学都提到了北京地铁四号线:
@呆毛浮绿水:北京地铁四号线鄙视链:北京大学东门站(北大)>人民大学站(人大)>魏公村站(北理)>国家图书馆站(民族大学)
@我妈说我冷:北京地铁4号线…国家图书馆站之后谁先下车谁就输了…(中央党校:谁不服?)
@張哲銘:北京地铁四号线 凡是看着学生模样的人 从魏公村到人民大学再到北京大学东门最后圆明园 谁先下车谁就输了
还有两位读者发了同一张图:
@Stein_คิดถึง 和 @陈蕾蕾Alyssa:学科鄙视链👇
站定顶端的,等于盖戳“品位 ok”
关于如何使用各类app:
@森宁:视频播放器:Netflix>YouTube>B站>优酷土豆
@Triennium:社交软件:fb/ins/Twitter>知乎豆瓣lofter>微博抖音>快手
@我老婆是撕家:搜索引擎鄙视链 Google>bing>baidu
@Momolog:用 spotify 的觉得虾米网易云之争很幼稚;用 netflix 的对看搜狐美剧的表示不解;用 vsco 和 facetune 的觉得美图秀秀超 over。
又或者如何追偶像综艺:
@刘二胖:看土偶的和看乡创的互相鄙视,然后又被看原版101的鄙视
@轩:看这就是街舞>看热血街舞团>看偶像练习生>看创造101
这些链条上的第一名们,无一例外都拥有几个特点:原创(政治正确基准线),公认的高品质,以及高准入门槛(需要花时间找资源/科学上网/绑定信用卡/付费等等),这些元素组成了我们的品位,而“品位”常常是鄙视链的核心。
“高冷”“高级感”“距离感”是共同的追求
以朋友圈为例,“不发朋友圈”和“仅三天可见”党都占了上风:
@许叶:如何给新的微信好友造成本人神秘冷漠逼格高的错觉:朋友圈三天可见>半年可见>全部可见
@YYY:朋友圈鄙视链,不发,发一张图,发六张图,发九张图
@Yo Della.:👇
再看减肥界,“不吃”或“少吃”则显得比较高级:
@一只婵:来吧,减肥圈鄙视链。生酮饮食(低碳低蛋白高脂)>杜坎饮食(低碳低脂高蛋白)>传统减肥(高碳水低蛋白低脂肪)>传统饮食(啥都吃)
@kirin:不啊!应该是不吃>吃草>吃水果>吃饭
@游悠:辟谷不吃>精致养生>健身健康>素食主义>无辣不欢>清淡一点>胖就是错>傻才不吃:)
随着生活方式的不断演进,人们并不希望显得自己因为表现得过分积极而被人误以为“讨好”“落后”或者“匮乏”。而总是更偏好带有“距离感”、显得“云淡风轻,无欲无求”的社交形象,这样会显得“不费力赢很大”一些。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还看到了一些朋友们提出了不同意见。例如,
关于女性议题:
@曹小细:关于鄙视链,我一直有件很不确定的:虽然大部分人(或者说传统观念)都认定是 结婚有小孩的女性>结婚没小孩的女性>有男朋友的女性>单身年轻女性>所谓“大龄剩女”。但是处于这个链条当中的人真的是这样觉得吗?我真的不觉得结婚的女性就有权利鄙视单身的同龄女子。
@rosie:还有就是女性群体内部的歧视。绿茶婊 白莲花 各种各样贴在女性身上的标签很多,从这些讨论可以看出来女性内部的分裂。具体的鄙视链不太好说 感觉都有点复杂 没有简单的说谁在金字塔顶端 有的话应该是看起来道德感最高的群体吧。
关于鄙视链为何存在:
@曾佁然:不知道这种动不动就有鄙视链出现的坏习惯是大家生来就有的还是后天的?
@Why So Serious?:英文名字也有鄙视链 然而明明英语母语国家的人 除了第一种 叫啥的都有 tom peter 这种也是满大街跑 跟我们的王刚 李强一样 不知道有啥好鄙视的
这也是“鄙视链”的另一个有趣之处,它更像是观点和事实的共同产物,既可以解释为偏好和多样化的体现,也可以被看作是成见、偏见和排他的结果。加入它们、占据更高的位置固然是可行的,解构它们、拒绝被定义也是一种方法。用博主@阑夕 的话说,“任何被鄙夷的人,也都拥有坚持被鄙夷、以及反击鄙夷者存在「莫名其妙的优越感」的权利。”
题图、插图来自:Giphy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