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都能用来占座、充饭卡和选课了,你还敢说微信上都是中老年人?

2017 年称得上是微信小程序元年,在这一年,微信官方几乎每个月都至少会有一次大的动作,开放小程序的应用场景,增强应用能力。

从 2017 年 1 月 9 日小程序正式上线开始,到2018 年 1 月,小程序团队这一年推出了 32 次更新,而且每次都是在深夜。平均下来每月至少有两次更新。

每月两次的更新频率,使得小程序只用了一年时间就成长为了一个功能完备的生态系统,从最初的发现页到主界面下拉开启小程序,以及小游戏功能的上线,使用小程序的体验变得更好了,可用的功能也更多了。

打车、叫外卖、扫共享单车、玩小游戏这些日常高频的应用场景,已经都可以在微信小程序上完成。

接下来说几个你不知道的小程序应用场景:

小程序用完即走的便利体验也覆盖了中国高校。

与“社会用户”相比,校园用户的一些特定应用场景需要专门的小程序来对接高校的政务系统,比如最常用的图书馆馆藏检索和图书借阅。

我的朋友,一名北大的研究生已经用上了接入北大图书馆系统的小程序,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小程序绑定校园卡号后就可以预约图书,查询借阅状态。

目前已覆盖 30 所高校的专属小程序则主要面向大一新生、参观游客、返校校园,以北京大学为例,“北京大学校园导览”小程序还上线了校庆指南专题页,你可以通过这个小程序查看每天的校庆活动安排,查询校园里校友接待站的位置。

北京大学还推出了一款在线答题小程序——“决战北大知巅”,我试玩了一下,无论是题目还是与我对战的人都非常有趣。

而华东师范大学的小程序功能更为丰富,你不仅可以用它来查询学校的讲座信息、图书馆借阅信息,还能充值校园卡,查询校园卡余额和宿舍电量。尤其是宿舍断电这个功能非常实用,未雨绸缪,可以及时避免宿舍断电的悲剧。

每年新学期开始的头等大事是选课,我经历过的选课经常是整个宿舍的同学飞速拿出电脑拼网速,因为热门的课程很快就会爆满。微信团队表示,在未来还将与高校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通过微信校园卡服务更多师生,利用微信多元化的生态能力,落地更多的校园服务场景,推动中国教育智慧转型。这其中一个是与学校的教务系统进行深度结合。不远的未来,选课或许就能像双十一购物节那样用手机“秒杀”了。

微信小程序的软件生态需要开发者

小程序对接高校政务系统,这只是小程序进校园进校园的冰山一角。

QuestMobile 数据显示,2018 年 3 月,微信小程序月活跃用户突破 4 亿,而去年同期微信小程序仅有 800 万月活用户,同比增长了490%。

而微信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微信已经有了超过 58 万个小程序,开发者也超过了 100 万。这对于诞生已经一年的小程序来说,已经交上了一份不错的答卷。但与软件生态中的巨头相比,微信与完备的生态系统之间还有可以提升的空间。

如果做到了你的衣食住行都被海量的小程序覆盖,娱乐和轻办公也被小程序解决的很好,微信的小程序生态才真正蔚然成风,才能有力的回应那些质疑小程序活不下去的声音。

微信生态的未来需要更多的小程序来支撑,微信小程序需要开发者。所以微信小程序在高校下的一盘大棋是从教育的前沿直接培养小程序开发者。

2018 年 1 月 23 日,由教育部软件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腾讯微信、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联合发起的“中国高校微信应用教育联盟”在北京正式成立。

“布局年轻开发者就是布局未来。”微信团队表示,“小程序是腾讯一个长远的产品业务形态,年轻开发者则是小程序未来更加普及后的中坚力量。”微信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小程序目前覆盖了 100 万开发者、2300 个第三方平台。以 5.5% 的比例来计算,20 岁以下的小程序开发者已达 5.5 万。

未来,小程序开发将通过参与高校课程设计的形式落地,微信将在高校联盟超过 800 所成员学校中,提供小程序基础技术与应用开发的教学内容。新一届的大一新生或许很快就能通过高校小程序选开发小程序的课程了。

此外,微信近期还启动了面向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的小程序应用开发大赛,赛程分为组队与测试、作品提交、赛区选拔赛和全国总决赛 4 个阶段,目前划分为 7 个中国境内赛区和 1 个境外赛区。境内各赛区前两名参赛队伍直接晋级全国总决赛。特等奖奖金十万元。

很多人不是都认为微信上现在都是中老年人,年轻人都在玩新的社交工具么?现在,小程序把整个校园都“包”下来了,你是用还是不用?做小程序开发者的开发者们,这十万块钱的校园开发奖金,你是拿还是不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