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这个年代了,拐弯抹角谈“性”依然是绝大多数人的遭遇

此前,好奇心研究所做过一项关于“野生性教育方式有可能有哪些误区”的调查,发现不少乱七八糟误导人的所谓“性教育”方式。“电视上很少见到安全套广告,但满大街都是人流广告”“青春片里的青春动不动就表现为意外怀孕堕胎的残酷物语”之类的荒谬现象挺大程度上来自于人们还是多多少少地把性当成一个不可说的话题。

可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可能做到完全回避和性有关的话题,因此在关于“避讳谈‘性’给你带来过哪些糟糕体验”的开放式调查中,我们从 2251 次表态里发现了不少花式避讳方式以及它们带来的困扰:

是和爸妈的互动(争吵)的永恒主题

Reddit 上有一个主题为“你和父母在性方面都进行过哪些交谈”的讨论帖,发言包括“8 岁的时候第一次问爸妈我是从哪里来的,就被科普了正确答案”“10 岁的时候开始被妈妈警告小心周围那些男孩子”。不过在我们名为“关于‘性’,你和你爸妈之间的交流都是啥样的?”的开放式调查中,得到最多赞同(561 人)的表态是“没有什么交流”。而赞同数排在第二的表态是,小时候看到电视剧里的亲密片段爸妈会赶紧换台,现在换做我比较不好意思,要么换台要么眼睛看别处。

以及,在和爸妈有相关交流的那些答案中,挺多看起来可不怎么愉快:

  • 对于和性有关的问题,给小孩子的回答模板永远都是“你长大就知道了”;
  • 不直接谈性,但用不用棉条、打不打 HPV 疫苗、吃不吃短效避孕药……都可能上升到价值观人生观冲突;
  • 婚前性行为、和不止一个人发生过性关系是“脏”,女生和男友发生性关系是“亏了”。甚至和男朋友出去旅游需要过夜,父母都要以种种旁敲侧击的方式阻止,真正的原因就是不肯说出口。

哪怕是日常交流也需要能懂各类潜台词

一个展现语言博大精深的短句是“有没有那个?” ,在不同的语境中“那个”可以有不同的解读,谈话双方往往靠会心一笑的方式表示明白了彼此的意思。但习惯了有什么话都直说的人只想望天而问“那个到底是哪个啊?”除此之外,人们还可能在这些情况下使用暗语,导致无法交流或更严重的问题:

  • 去妇科体检先被问“有没有结婚”,再被问“有没有男朋友”,只是为了了解性经历却非要问得如此隐晦且不清不楚,没听懂导致 ta 换好几种方法问,气氛异常尴尬;
  • 告诉爸妈自己有对象之后,立刻被提醒不要有婚前性行为,说法是“别急着在一起啊”;
  • 和男性发小出去旅游,发小妈妈叫他“注意安全,保护女孩子”,然后接着说“你还小,承担不起当爸爸的责任”;
  • 觉得性行为中“半推半就”是正确的打开方式,坚信女孩子说“不”不一定是拒绝。

被性侵犯的人不出声,对女性不尊重的人却毫无顾虑

在前阵子媒体争相报道一波又一波的#MeToo 行动时, Fivethirtyeight 采访了几位研究性别和性心理学,法律和传播领域的专家,他们普遍认为首先“搞清定义”是重要的。比如到底怎样叫性侵犯、不必要的性关注、性强制,又有哪些行为已经构成了性别敌意。不过在避讳谈性的环境下,这些概念可能很难被在日常交流中公开讨论、界定清楚。结果可能是:

  • 小时候碰到过怪叔叔,十几年后才第一次能准确告诉别人发生了什么;
  • 女生受到性骚扰、性侵犯却不敢说出来,靠强权威胁别人的人毫无顾虑,说出被性侵经历的人却遭到“荡妇羞辱”;
  • 从初中起男孩子们就避讳以直接的词汇和语气谈性,却用各种暧昧的神情讲自以为好笑的黄段子,甚至把能够隐晦地讲出、听懂它们当成熟。

有话直说的人却被当异类

最奇怪的是,在这么多种误区下,人们习惯了遮掩与暗示,却把有什么话直说、认真谈性和对待性的人当成了异类,比如:

  • 每次都以一个很官方的语气说性交、阴茎、阴道,而不是使用各种不明所以的代称,然后,我就被拉黑了;
  • 大学时买安全套被拍照发到班群里,被好多人投以异样目光;
  • 在宿舍看《21 世纪性爱指南》之类的纪录片被嘲笑了好久,大家互相私下里传 A 片资源却被觉得没什么。

题图、插图来自:Giphy©The Simpsons、Giphy©Friends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