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云网(微信:ilieyun)上海】5月4日报道(文/丁琪)
2018年5月4日,平安健康医疗科技(HK:01833,简称平安好医生)今日早上9时半挂牌,上市开盘股价为57.3港元/股,最高价为58.7港元/股。截至发稿,平安好医生股价有所回落,报55.0港元。
作为港股今年首家“独角兽”企业,平安好医生从2014年8月诞生到上市,仅用了4年时间。迄今为止,它是上市用时最短的互联网医疗企业,也将成为互联网医疗第一股。
回顾平安好医生的发展之路,从一开始就与其他的医疗互联网企业有所不同。作为中国平安集团旗下的在线医疗服务业务,2014年成立的平安好医生APP上线仅一年之后,便完成5亿美元A轮融资,企业估值达到30亿美元,成为医疗独角兽;同时,平安好医生还创下全球互联网医疗领域最大单笔融资以及 A 轮最高估值两项纪录。
据动脉网企业数据库统计数据显示,寻医问诊类的互联网医疗企业一共161家,走到中后期的企业一共有12家,其余都在早期。
对于这些企业来说,探索到能够实现规模化盈利的商业模式仍将长路漫漫,即使是已经上市的平安好医生,在招股书中也曾明确表示,预计2018年将继续产生“大额亏损净额”,未来也许也会继续出现亏损以及负经营现金流。
平安好医生的使命是打造全球最大的医疗健康生态系统。 从平安好医生过去三年的营运数据来看,通过和平安的关联交易, 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的用户群,截止至2017年底,已经拥有1.928亿注册用户,成为中国目前用户量最大的互联网医疗平台。
但全国第一的用户规模仍未让平安好医生实现盈利,目前仍处于变现的早期阶段,并且仍将持续产生重大的销售及营销费用以及管理费用。
上市只是第一步,在实现盈利同时,如何既锁定平台用户, 又减少对平安的依赖;如何落地更多的医疗服务,吸引流量和建立信任;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构建自己的核心护城河等都将成为摆在平安好医生面前的难题。
复星同浩资本总裁刘琦开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互联网医疗行业面临的盈利问题本质上因为公司给用户带去的价值还偏少,能解决的用户问题还只是一小部分,没有完成完整的医疗服务闭环,提供的多为非医疗核心服务。”
或许没有切到医疗服务的核心,是目前互联网医疗行业普遍盈利难的问题所在。如何成为具备闭环商业能力的综合医疗服务提供商,都将成为这些企业持续思考的问题。
目前香港联交所已经抛出橄榄枝,明确允许“未能通过财物资格测试的生物科技公司,包括未有收益或盈利记录的公司”在港上市。国务院也正式发文《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大力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这一新兴业态的发展。
这一波政策红利的“持续来袭”或将引发内地医疗健康企业近年内陆续赴港上市,同时,也注定了平台之间的竞争将愈发激烈。
作为互联网医疗的第一梯队成员——微医正在筹备5亿美元的pre-IPO,宣布已于2017年实现全面盈利。据微医首席战略官陈弘哲介绍,微医计划2018年年底赴港分拆上市,内部现有微医云、微医疗、微医药、微医险四个业务板块。公开资料显示,微医此前已完成5轮融资,融资总额超5亿美元。
2018年,好大夫在线在业务上重点转向基层医院,连接上下级医生,开展远程专家门诊业务。计划今年将邀请至少5万名上级专家开通远程专家门诊服务;要提升向下输送专家服务的运营能力,覆盖全国80%的市县。在融资方面,目前处于D轮,总融资额约19.08亿人民币。
丁香园目前处于D轮,估值10亿美元,现阶段拥有550万专业用户,包含200万医生用户,业务可大致分为医生端、大众/患者端、医疗机构端与商业服务端四个板块,总融资额约13.13亿人民币。
春雨医生现处于D轮,总融资额约4.64亿人民币,曾于2016年计划Pre-IPO,将问诊业务分拆上市,但因为其创始人兼原CEO张锐的突然离世而搁浅。目前,春雨医生在线问诊业务已经实现盈亏平衡,但A股上市仍需等两年,不排除去美股港股上市的可能。
在这些互联网企业中,微医作为率先宣布实现盈利的企业,其发展路径已经得到初步验证。从2015年12月建立全国首家互联网医院——乌镇互联网医院,到2017年8月建立在线处方共享平台,再到近期宣布承建全国处方共享平台,处方共享平台已成为微医“互联网+医药”发展的主路径。
分享投资管理合伙人管涛曾表示,这一行业最后能做成功的企业一定是具备闭环商业能力的综合医疗服务提供商,即“线上有服务、线下有诊所或医院”,然后再加上保险和其它形式。如何在盈利问题上进行突破,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本文来自猎云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ieyunwang.com/archives/437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