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有关单位发布了新的生乳、巴氏杀菌乳、灭菌乳和复原乳鉴定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将对原奶进行分级,而奶制品也将可以标注原奶等级。根据目前的舆论,这些“征求意见稿”会如期通过而成为新的国家标准。
图片来自pixabay
原奶如何分级?
跟国外按照过程管理来分级不同,中国的这个分级方案是根据营养指标和卫生指标把原奶分成优、良、合格三个等级。营养指标是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卫生指标主要是细菌总数和体细胞数。
跟现行的标准相比,新标准中细菌总数的“合格”标准从200万/毫升提高到100万/毫升,而“优”级标准则设定为10万/毫升——这个标准,相当于美国用于饮用的牛奶必须的A级标准。
这些标准能够得到执行吗?
新标准规定奶制品可以标注原奶等级,从而实现“优质优价”。多数消费者愿意为更好的产品支付更高的价格,大家的担心只是:怎么保证厂家的标注是真实的呢?
这确实是个问题。不管原奶等级是什么,都要灭菌之后才能够销售。而不管原奶中的细菌数是在哪个等级,灭菌之后都会都会降到很低。换句话说,技术上无法通过检测去确定原奶中的细菌数是多少。而营养指标,即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本来就需要标注出具体数值,并不需要通过“原奶等级”去判断。
也就是说,奶制品上标注的“原奶等级”是真是假,是能依赖于生产者的信誉。厂家是否乱标,监管部门也无法通过检测去确定。
那么,原奶分级还有意义吗?
显而易见,原奶分级之后,奶农生产出高等级的原奶,会卖出更高的价格,奶企可以用它生产高价格的奶制品;低等级的原奶只能卖出低等级的价格,奶企用它们来生产低价格的产品。
交易会促进行业的升级。优级原奶可以卖更高的价格,奶场和奶农就有动力去提升管理水平,通过提高提高原奶等级而卖出更高的价格,而那些不能提升养殖水平的养殖者,就可能逐渐被淘汰。美国的牛奶分级之后,B级牛奶的比例很快降到了10%以下,可以使用B级牛奶来生产的奶酪、黄油和脱脂奶粉等,大部分也都使用A级牛奶。
原奶品质提升必然伴随着价格上涨
原奶分级会促进行业升级,原奶品质会得到很大提升,“落后产能”会逐渐被淘汰。最后,绝大部分奶制品会采用优质原奶。这也必然伴随着生产成本的增加,最后体现为一定幅度的价格上涨。
本文来自松鼠云无心的微信个人公众号,系今日头条签约稿件,媒体转载需经作者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