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观的“吃瓜”群众纷纷吃不动的时候,那可能只是错觉!

最近,我们在讨论社会热点话题的时候,总会发现,某一类型的话题会在一个时段内频繁地爆发,比如幼儿园虐童事件、校园里导师道德事件等等,这时候网络围观的“吃瓜”群众可能就会产生这样一种感觉,怎么最近总是发生这种事情啊,这个社会怎么了。不过,你有没有想过,这种感觉有时可能仅仅是一种错觉,现实中可能并没有发生这么多的负面事件。

不相信吗?让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测试:

你认为乘坐哪种交通工具更加安全?火车还是飞机?

我想你可能会毫不犹豫地说,当然是火车了,坐火车比乘坐飞机更加安全啊。但是,事实上,飞机的事故发生率却要远远低于火车的事故发生率,也就是说,乘坐飞机要比乘坐火车更加安全。

我们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错觉呢?究其原因,是一种被称作“可获得性启发偏差”的“心理陷阱”干扰了我们的判断。

可获得性启发偏差指的是,人们倾向于根据某个事物在自身记忆中的易提取程度来评估其出现的概率,即更容易被回忆起来的事物通常会被判定为更频繁地出现。

我们还以刚才的测试为例,在生活中,一旦出现了飞机失事的情况,电视、报纸等媒体通常会将其作为头条消息进行重点报道。这就意味着,人们会看到、听到很多这方面的相关报道。因此,当要求比较飞机与火车的安全性时,人们自然会更加容易回忆起关于飞机失事的相关报道,从而倾向于认为乘坐火车更加安全。

产生可获得性启发偏差的主要原因,是我们接收到的信息实在是太多了,我们的大脑就显得“力不从心”了。如果把人类比喻为一台计算机,那么在本质上,人类的心理活动过程就是一种信息加工过程。具体来说,我们时时刻刻都需要从外界摄入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心理加工,以便能够从信息中提取重要的知识,以此来指导自身的日常行为。

但是,外界的信息输入量通常是近似于无限的,而人类大脑的信息加工能力却是有限的。因此,为了避免大脑“过劳死”,人们就时不常地让大脑也偷偷懒,比如借助于一些经验法则来对信息进行“不经大脑”的“自动化”加工。一般情况下,这种“思维捷径”确实能够帮助人们更加高效地加工大量信息;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境下,过分依赖于“思维捷径”却可能会对人们的日常判断产生误导。

一般来讲,如下几种情境容易诱发可获得性启发偏差。

  • 接近性:某事物越是最近发生过,就越容易被经常想起,也就越会被判定发生的概率高。
  • 新异性:越是新奇怪诞的事物,人们对其关注的程度就越高,从而更容易记住或回忆它,并高估其发生的概率。
  • 生动性:越是表现生动的事物,人们记得越是牢固,也就越容易认为它经常发生。
  • 情绪性:人们对事物的记忆往往会与该事物所引起的主观情绪体验相结合,这样一来,一旦当该种情绪体验再次出现时,人们也就更容易回忆起与情绪体验相关联的事物。
  • 想象性:人们对事物的主观想象有时也会被错误地当作是记忆的一部分,越是容易被想象的事物,想象的内容就越丰富、生动,而这种掺杂了想象内容的记忆会诱使人们错误地判定该事物发生的概率较高。

如何规避或减少可获得性启发偏差的消极影响呢?一般来说,设置多元化的信息获取渠道,能够使你掌握更加全面的信息,以便使你的错误判断能够有机会得到周围人的及时纠正,从而真正做到“兼听则明”。

不过,值得警醒的是,伴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越发依赖于网络平台,比如微博、微信等来获取信息,这种“虚拟”的信息获取方式可能会“放大”可获得性偏差的影响。

我们分析一下,在网络平台上传播的信息基本上都是一些二手信息,其中,有很多信息甚至是来源不明的,其真实程度有待确认。更重要的是,在网络平台上传播的信息量看似庞大,但信息内容的重复率同样较高,大多只是对于同一信息的简单转发或复制。

根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朱廷劭研究员课题组发布的《2013中国大学生“微博”发展报告》显示,以新浪微博平台为例,微博内容的原创比率不足40%。这就意味着,我们可能会因为周围人的影响做出错误的判断,因为我们从不同的网络渠道所获得的信息,很可能都只是同一个故事。一旦周围人都这么说,你就会愈发信以为真;而当更多人相信它时,其影响也就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播和放大。

综上所述,可获得性启发偏差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陷阱”,它极易诱使人们对某些事物的发生概率做出错误的估计。因此,我们平时在讨论一些社会热点话题时,应该尽可能的全面搜集和分析多渠道多信源的参考信息,在此基础上保持客观理性的态度,这样才能还原事件的真相,做出自己理性的判断。

作者:李昂

来源: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中科院之声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