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最令人感怀的诗人不是出版商发现的,而是网络上的读者自己找到的。
全球信息公司 NPD 的统计显示,2017 年美国前 20 位畅销诗歌作家中有 12 位是「Instapoet」(Instagram 式诗人),在 Instagram 上,诗歌被改编成视觉体验,简短的分行文字加上简单的插图背景。
2017 年美国将近一半(47%)售出的诗集都是 Instapoets 的作品。美国诗歌类书籍从 2015 年以来,每年都以 21% 的复合增长率增长,成为发行速度最快的书品之一。
比如说,诗人 Rupi Kaur 在 Instagram 有 260 万粉丝,她的第一部诗集《牛奶和蜂蜜》已经发行超过 140 万册,(在中国,即使是业内知名诗人也大多需要自费出版,印数不过 500 本,用来送朋友。)值得一提的是,中国 20 年来诗集销量最高的「脑瘫诗人」余秀华,也是借社交网络而出名的。
NPD 的书籍行业分析师 Kristen McLean 表示:“荷马是最畅销的古典诗人,而 Kaur 在 2017 年卖出的书是荷马的 10 倍。诗歌的复兴是一个非常让人振奋的事,它在告诉我们一个传统的形式如何通过新平台和新受众重新振作起来。诗歌已经从出版业尴尬的边缘位置变成最值得关注的领域之一。”
即便当传统诗歌界的人认为这些网络诗歌的流行会让诗歌平庸化,担心诗歌大众化的媚俗成分会损害“诗歌本质”,也不能阻止“肖邦迎娶小甜甜”式的诗歌变化。
一个重要的原因很可能在于诗歌的“格调价值”。人们总会认为诗歌是说明重要时刻的艺术形式,比如葬礼、婚礼、枪杀案、海啸地震或纪念式的 N 周年。社交网络上的名人注重人设,一切能标榜自我身份的元素都能成为入镜材料,诗歌天然的“高雅属性”,让知名人物愿意转发,粉丝愿意跟随,由此提高了社交网络上诗歌的传播度。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愿意是诗歌的长度,“无意之中”符合了社交网络所要求的短小换行格式。
另一方面,拜 Instagram 式诗人流行所赐,诗人的陈腐形象在 Instagram 上早已发生改变,这些诗人往往穿着时尚、倡导健康生活方式,除了写诗之外还会分享健身和旅途心得。
社交媒体成了消除诗歌晦涩感的解药。人们可以把自己定义的诗歌发到网络(虽然仍会有学院派的人从人群里跳出来留言告诉你,这根本不是一首诗),更重要的是,那些读者往往不会把自己定义成一个诗歌的读者(比如当他们读 twitter/微博的时候)。社交媒体天然的娱乐属性,让诗歌有更多的包容可能。
下一个走红的 KOL 如果是个诗人,又有什么好奇怪的?
题图来自:giphy © AnchorPoint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